華語文語言政策
授課教師:楊聰榮 (師大華研所海華組) 開課期間:2011學年度第二學期
開課單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國際與僑教學院華研所 上課時間:每周三 9:10 ~ 12:00
本週主題:12.(5/9) 太平洋
本週版主:徐振峰
由負責報告組別全體擔任版主,並選出一人做為
輪值主席
書目整理:
請整理相關議題的各種書目,包括課堂講
義及同學提供的材料,及自行找尋的參考資料
上課筆記: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由負責報告組別整理上課筆記,大家補充。
課前準備 Before class
在上課前撰寫課堂講義之摘要及心得,
負責報告組別要準備回答問題。
梁月美:陳依玲,《語言教育政策促進族群融合之可能性探討》
母語教育一直是教育當局關心的議題,尤其在雙語或是多語言的社會,因為語言教育會將主流語言取得分支語言,尤其在殖民時代的語言政策,在公共場所是禁止使用臺灣母語,國語則是殖民時代唯一的官方語言,使得台灣的母語漸漸在消失,近年來台灣教育部逐漸重視母語教育,從2001要母語列入國小必修科目,因此我們將從歷史背景來介紹台灣的母語教育,更進一步透過語言教育來促進族群融合。
1892至1945年代是台灣的日據時代,台灣是由日本人統治,其中最重要的政策就是要求台灣人只能講日語,日語是台灣唯一的通用語言,所以台灣人會雙語是很普遍的現象,直到第二世界大結束,即1949至1970年代,日本戰敗,中國接管台灣,日語很快就受到限制,取而代之的是,國民黨政府推行中國的北京話,鼓勵人民使用於日常溝通中,此時國共內戰,國民黨退守台灣,以台灣為反攻基地,除了實施戒嚴法外,更是嚴格把持政治權力,加上從大陸退守許多來自大陸各個省分的大陸人,族群問題已經產生,在如此高壓的統治下,終於在228事件爆發,228事件帶來了大屠殺,以及隨後幾十年的肅清時期。二二八事件造成臺灣人跟外省人之間的關係大大受創,也對日後臺灣政治及語言生態有深遠影響。
1987年解嚴後時代,此時國語獨大的情況已經改變,台灣的社會也產生重大的改變,由於解放風氣,再加上臺灣本地人佔人口多數、知識分子及中產階級的努力下,母語漸漸受到重視,也希望本土文化及語言重新獲得公平的地位,本土意識的思想因此興起而這被認為是後來多語教育的一個重要因素,2000年時,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陳水扁當選為臺灣總統,在這股本土化潮流下,教育部於2000年九月宣布母語教育將於2001學年開始列為小學國民義務課程之一,母語教育正式進入校園,成為學生教育的一環。
在這麼長時間融合中,越來越多住在臺灣的人認同他們生活所在的這個島,不管他們的祖先來自哪裡,他們都稱呼自己為「臺灣人」,他們接受自己來自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的人在這塊土地一起成長,新的身分認同正在形成中,表示不同種族語言族群的人,尤其是外省人及本土的臺灣人,已經消除了族群間的緊張,雖然台灣經歷了許多的語言上的統治,但台灣的母語反而沒有消失,反而融合的更好,大部分的台灣人都擁有兩個語言,母語與國語也隨著台灣人一起成長,也更加和諧。
李易修:熊建成,〈跨越三世紀古巴華人之研究〉
本文主要是討論古巴華人一百五十年的歷史,分「西班牙殖民統治」、「共和國」與「社會主義」三個時期評述。
「西班牙殖民統治」(1847-1898):19世紀中葉古巴是西班牙於拉丁美洲最後的殖民地,以製糖為經濟基礎,黑奴為勞力來源,但1835年時禁賣黑奴條約的簽訂,導致勞動力不足,幾經波折下,於1844年決定以「契約」名義引進華工,解決勞動力問題;而此時中國東南沿海大量百姓有生計問題,兩方正好相合。
1847年第一批華工抵達古巴,其後雖曾因宗教因素中斷輸入,但鑒於勞力需求迫切,再度開放。自1847年至1902年總共有150000名華工輸入古巴,幾乎全部皆為未婚之青壯年男性。華工於1847年時,即被視為黑奴,受到極不人道的待遇,暴動反抗時有所聞,1850年壓制華工反抗的管理條例正式執行,極為嚴厲,到1853年更訂立華工簽約後即放棄基本人權。
1860年儘管列強反對,華工仍遭受奴隸般待遇。1868年古巴獨立之父Carlos Manuel Cespedes起而解放奴隸,宣示居民有自由平等的權利,華工遂積極投入Cespedes陣營中,參與古巴三十年獨立戰爭(1868-1898),獨立戰爭結束後,華工受到尊敬,甚至在作戰中表現優秀的華工將領擁有當選總統的權力。戰爭期間古巴動盪,華工之輸入與否成為爭議,最後仍然開放,而更激烈的是華工待遇問題,在西班牙政府不願改善華工待遇下,列強各國及清朝政府相繼禁止華工輸入古巴,此一態勢到1874年時達到頂點,迫使西班牙政府軟化,1877年「中西協定」,改採自由勞工制,清廷於哈瓦那設立領事館加強保僑,使古巴華人移民史進入新的階段。
「共和國時期」(1898-1959):1898年美西戰爭,古巴獨立但成為美國的「保護國」,儘管華工投入了獨立戰爭,贏得尊敬,但整體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華人仍受歧視與壓制,移民上仍頗多限制。二戰爆發後,中古兩國於1942年簽訂「中古友好條約」拉近了兩國關係,降低彼此移民限制,掀起一波華人移民高潮,僑社走向全盛期。
古巴擁有拉丁美洲地區最早的僑社,最早在1867年便已成立。古巴華工自1860年開始,能在契約到期後,留在當地從事其他職業,因此逐漸有人致富,這些華人向都市聚居,形成唐人街(最大者在首都哈瓦那),過著華人生活方式,而不融入當地,同時僑社便紛紛成立,至1893年中華總會館成立。古巴僑社種類繁多,如以姓氏、原鄉地籍、政治理念以及職業等方式組成,政治理念結合者以「致公堂」最重要。1911年後國民黨政府在哈瓦那設立支部及相關機構,直到1959年因古巴革命與中國背後支持,支部被左派所佔領。古巴華人同時也對民國成立與八年抗戰關心並有所貢獻。
古巴僑社是20世紀初美洲最龐大的僑社之一,有報業、中華學校(1936年設)及電台節目的撥放。
「社會主義時期」(1959~):1959年古巴革命後,古巴華人大量外移,人口由萬餘人迅速陡降,今天僅餘400多人,幾乎都是老人,而華裔雖有一定數量,但多不諳華語。今日古巴移民政策雖放寬,但在目前經濟困難形勢下,華人幾乎不願移入,唐人街沒落、僑社萎縮,儘管1994年在古巴政府支持下,推動重建唐人街,但是困難重重。
1999年「世界海外華人研究會」年會特選在哈瓦那舉辦,別具象徵意義,國立哈瓦那大學亦決定加強投入「古巴華人研究」。
古巴華人發展從契約勞工到壯盛的僑社,再到今日的凋零,幾經轉折,令人感慨。
徐明敏 : 黃秀仍,荷據時代臺灣原住民語言政策及教育
台灣最早的原住民屬南島語系,並無書寫文字,直至17世紀在荷蘭人的占領下,使台灣原住民(平埔族)的語言開始出現文字,除了「方言文字化」,荷蘭人殖民38年(1624-1662)對台語言政策,也是本篇重點。
荷蘭東印度公司不但以武力來控管臺灣人民,並用宗教來教化他們,運用軟硬兼施的管控手段,以獲取他們在臺灣最大的經濟利益(鹿皮、砂糖和米)。其中對原住民的語言政策,分為前、後兩期,前期主要為「原住民語言文字化」而後期是「荷語教育」。
前期:宗教感化與方言文字化
1627年,荷蘭干治士牧師到臺灣後,便努力學習新港原住民語,並將祈禱文集和救贖真理譯成新港文,以便傳教,同時擬定培養原住民讀、寫能力的語言政策,增進他們的對基督教的虔誠。因此當時許多傳教士持續的學習當地原住民語言,希望提升傳教的效果。牧師還希望能挑選一些聰明的年輕原住民,送回荷蘭受教育,以培養成為教師,相信對傳教工作有所幫助。
由於傳教士以當地語言向原住民傳教,並於1636年始,陸續開始興建學校,教導原住民讀和寫,1640年,學校逐漸發達,許多人能流暢的閱讀與書寫。他們不僅教導兒童,更為20至35歲住民辦成人教育。到了西元1647年時,父母們被要求每天淮時送他們的小孩上學,上學時間為早上到中午,下午2點到4點,此時,兒童上學時間已達全島一致化,與荷蘭本國一致。因此獲得民心。
但是,荷蘭東印度公司主要是以經濟利益為考量,一方面希望借重教會的事工來安定民心,另一方面又不希望過多的成本支出。畢竟以公司的觀點,傳教只是穩定民心,原住民的教育與是否真正虔誠並不是他們關心的範圍。
後期:荷語教育,效果未定
原住民語種類繁多,因此1643年,開始試著教原住民荷語,不過只是試驗階段,至1946年才開始全面推行。
當時,除了兒童有每天有固定的上學時間外,老年人每四週上學一週,每星期一也要集合復習所學的,此時,男人雞叫前上學2小時;婦女晚上上學2小時,學祈禱文和教義問答。
在推行荷語時,卻產生歧異。牧師們一致認為,教學校最年幼的學童荷語,並繼續用原住民語教成人是最好的策略。但是,公司認為教士們提出的雙語教育是不可行的,並未接受這樣的提議。
而且,用荷語教科書來推行「荷育教育」,各地推行的成效不盡相同,有些地區的原住民快樂滿意地學習荷語,有些地區則沒有什麼進展。除了荷本教科書外,福島宗教議會亦寫信請求公司17人董事會,以純荷文及福荷對照兩種方式印製《基督教義》。
荷語教育,在臺灣透過傳教人員推展、實施,但是,由於臺灣宗教評議會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相處日益衝突,於是,教會得不到公司的信任,加上牧師們對用何種語言教育原住民有分歧的意見,因而,荷語教育從1648年正式實施以來,並未獲得一致的做法,也未達到全面的效果。
張君川:張學謙,〈重新點燃族語火種:師徒制語原住民語言復振〉
台灣原住民語言頻臨消失與滅絕。本文介紹加州對於原住民語言的保存方式,試從中探討語言傳承機制的方法。
目前全球大部分的語言僅有少數人口使用,台灣原住民同樣面臨這樣的困境,即原住民主要使用的語言是國語而非族語,並且缺乏語言學習的管道與提升學習動機的方式。
社會語言學家提出各種語言復振方式,並因應不同瀕危狀況提出不同語言復振階段。他們列出七種語言復振模式,包括完全浸泡式課程、部分浸泡或雙語課程、族語作為第二語言或外語、社區為主的計畫、師徒制、語言恢復以及語言紀錄等。論者以為,過度強調學校母語教育是語言復振運動常犯的錯誤,而加州印第安族只剩少數人會說族語,會族語者少、又已年長、也缺乏語言教學訓練,因此師徒制是合適的選擇。
1992年在加州原住民研討會中提出的師徒制建議,至2001年止共65組師徒制參加計畫,教授20種原住民語言。行政管理由加州原住民語言存活促進會負責,其選擇師傅主要考量母語是否流暢、學徒則要求對母語的學習與教學有興趣。一個小組最多可申請三年,上完360小時母語浸淫課之後可領3000美元的補助,上完40小時的課程寄回教學活動紀錄可領40小時的補助費,對師徒而言經濟上較無後顧之憂。
這個制度須透過師傅與學徒建立自己的族語浸泡環境,引導族語溝通,由完全身體反應法、對話本領模式、語言學誘出技巧等教學方式創造出小組學習的浸淫環境,這種制度也釐清了一些語言學習的迷思,如語言學習需在教室中進行、要有課本、專業教師、並需藉書寫、語法解釋、翻譯來學習,而且成年人也可以學習語言。
師徒制上路之前,師徒得接受語言學與語言教學訓練,師傅學習如何幫助學徒學習母語,而學徒學習自我學習的方法,這些訓練課程強調不要使用英語,以非口語的方式讓人瞭解你的意思,集中聽與說,以完整的句子進行教學,目的在以族語真正的溝通,語言同時也是文化,透過活動進行語言教學等等。但剛開始並不容易完全浸泡在族語環境中,因此學者也開發出一些活動程序,以為「浸泡」的前置以及溝通的環境。學者也針對此一制度設計評量與學習目標。
師徒制的計畫之優點在於使學徒的母語流暢,充分發揮長者的積極影響力,透過師徒之互動,讓年輕人得以接觸傳統文化根源,並將母語以及師傅之知識帶到日常生活中,而且是簡單易行的教學方式。然而,實施起來十分費力,要付出大量時間精力,加州的師徒制計畫僅三分之一可撐完三年,而且由於經費限制還不是全年進行,且較忽略讀寫與其教材的發展。
作者以為,這樣的制度可為語言正在流失的台灣所借鏡,因為台灣的語言復振運動還是將重點放在兒童的學校母語教學,忽略了成人的語言學習,且其語言薰陶環境有限。加以語言學家重視語言的紀律與保存,缺乏使用,難以達到復振之效。因此,比較實際的做法,應該是建立成年人的族語傳承火種,透過家庭、學校、社區進行族語傳承工作。
徐振峰:Ron Crocombe,<第四次移民潮:21世紀太平洋群島的中國人>
作者:Ronald Gordon Crocombe (8 October 1929 – 19 June 2009)為澳洲南太平洋大學太平洋大學研究教授,被尊稱為太平洋研究之父。
歐洲殖民時期的華人:工人和商人
16 世紀有一批華商因為婚姻進入了馬尼拉菲律賓社會, 接下來的250 年具有菲律賓-中國血統的船員進入太平洋國家。關島和北馬利亞納群島的原住民夏莫洛人的大部分可能帶有一些華人的遺傳基因,但無法得到證實。
18 世紀中國人被招募到太平洋群島上作種植園和其他工作。歐洲人壟斷了政府,批發,銀行,國際船運和宗教等有權有勢的行業,眾多的中國人只好通過努力工作,攢錢,投資,最終在零售,菜園和技術服務等行業取得成功。注重教育使他們的許多後代進入其他行業。
例:法屬波利尼西亞不管是塔希提語還是法語,去商店都被說成 是“去中國人那兒”。
二次世界大戰後太平洋上的中國人:從群島移居西方國家,從東南亞移居群島
直到二次世界大戰,華人始終是太平洋群島上分佈最廣的亞洲人,而分佈最廣的歐洲人是英國人。
獨立後改變了前殖民政府強制執行的限制人口流動政策,很多人移居到這些國家。新一代的華人移民中,來自臺灣和香港多從事漁業和商業,來自東南亞的多從事林業和貿易,另有一小部分人從事賓館和旅遊業。
20 世紀 80 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後來自大陸的中國人
早期的新移民主要是在工廠,木材加工,漁業,農業和礦業等行業工作的低技能工人。
近來從事零售,餐飲,專業(包括外交和政治人員),員警和軍事活動的人員逐漸增多。
最大的雇主是北馬利亞納群島的制衣廠。工人大多數是從中國來的合同女工,但業主主要是香港或近幾年剛剛成為美國公民的華裔。其他中國工廠的工人,主要也是女工。
在斐濟,薩摩亞和湯加工作,其他地方也有少量的華人。這些工人通常住在最低標準的住房裏,工作時間很長,很少有人會用英語或其他語言與當地人交流。
木業工人
在西巴布亞,巴布亞新几內亞,所羅門群島,和瓦努阿圖(Vanuatu),木材業最大的份額是屬於那些雇用馬來人,菲律賓人,印尼人和中國人的馬籍華裔公司的。
當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太平洋群島木料的主要市場時,該工業將會有一個穩定的中國人流流入而且有一部分人將留在群島上。
建築工人
許多是從東南亞來的華人,但是大多數都是中國來的。中國人出資興建的工程完全使用中國來的工人,引起一些不滿。
農民
農民最集中的群島國家是斐濟。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和後裔都已經移民到斐濟、澳洲、新西蘭、加拿大或者美國的城鎮。在夏威夷也是一樣。塔希提島的多數華人農夫移居 Pape’ ete,美國、新西蘭或歐洲。
許多新的中國農民到達了海島並接手了大部分菜園華人農民的數字預計會增加。
礦工
19 世紀和 20 世紀早期,中國礦工曾在瑙魯、加羅林群島、新卡拉多尼亞,Makatea (法屬波利尼西亞)等處開採,但是幾十年前就停止了。
如今中國工業的興旺對礦物的需求增加,導致了他們對 Ramu的鎳礦和鈷礦和巴布亞新几內亞的Mt. Kare金礦開採權利的購買。在美拉尼西亞,中國是尋找更多採礦權的國家之一,因此中國礦工的人數可能會增加。
企業主和投資者
這些人主要經營漁業,木料業,零售業,食品供應業和旅館業,但是他們的投資行業興趣範圍正在擴大。
以巴布亞新磯內亞為例,從 20 世紀 70 年代開始,這些企業主和投資者主要是從臺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或者從印尼來的華人。現在中國政府和企業家正在成為主要投資者。
許多群島的華人企業以與中國的貿易為生。一般模式是家庭的一部分人呆在香港和/或中國處理那邊的業務,另一部分則留守在島上。華人現在從零售業和服務業擴展到整個商業領域。這些業務裏會有更多中國人的出現。可能看到大量華人所有者增加的領域是旅館、餐館、車、船、飛機和通信服務業。
遊客和旅遊服務
今天每年有超過一百五十萬的日本,臺灣和韓國遊客前往關島、北瑪麗安娜(Northern Marianas)和貝勞(Palau)旅遊。這些國家的投資者擁有旅館、航空公司和相關服務行業,而且這些國家的職員也為該產業服務。
其中一些最大的產業最近被華人收購,為最近剛剛開始的中國大陸客做準備,中國人預計成為太平洋群島最大的遊客人群。
現在臺灣是貝勞最大的遊客來源。十到二十年之內海島中最大的遊客群將來自中國。
外交人員和其他官員
雖然中國只在與它有外交聯繫的八個群島國家設館,她的外交官員在群島卻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
臺灣在與其有聯繫的六個國家設館。還有一些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外交官是華人。
中國和臺灣還有許多其他官員在群島擔任專家,顧問或其他各種角色。除了澳洲在 南太平洋,和美國在北太平洋外,中國和臺灣外交官對群島政治的干涉,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要來的多。
軍事和戰略人員
中國對軍事、員警和其他與戰略主權有關的活動,都有濃厚興趣。中國(其他幾個亞洲國家相比之下程度較輕)邀請太平洋群島軍隊,員警到中國參加會議,訓練,派中國教練員到海島(從體能開始訓練), 並且供應軍事、員警和司法服務的建築,設備。
在過去的 130 年中,北太平洋海島(密克羅西亞島)經歷了西班牙、德國、日本和美國在政治、軍事、戰略和領土等各方勢力的較量。南太平洋海島則經歷了英國、澳洲、新西蘭、美國、法國、德國、俄國和日本之間的同等較量。中國在影響力和力量的較量中將是新的參賽選手
其他專業人員
自從獨立,第一批到達群島的這種專業的人才是從臺灣和東南亞來的,但是他們與土生華人相比只占非常小的比例。中國和臺灣為那些外交上承認他們的國家提供一部分醫生和衛生工作人員,以及農業、技術和其他領域的專家。除政府之外,越來越多的獨立華人專業人員以會計,技術員,資訊工程師和其他領域專家的身份出現在大洋洲。
學生和研究人員
第一批到群島學習的華人到達的是離中國和臺灣最近那些島嶼。所以北瑪麗安娜學院, Eucon 國際學院,關島大學,關島社區學院和貝勞社區學院從 20 世紀 90 年代起都開始招收亞洲學生。日本、韓國和菲律賓是主要生源,但是也有一些學生來自中國和臺灣。
中央昆士蘭大學(CQU)通過吸引亞裔學生為澳洲創收,他們特別招收從中國、臺灣、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來的華人。 CQU 為想要澳大利亞學歷,但是不可能直接被批准到澳大利亞求學的人設立了一個斐濟分校。在斐濟學習一到兩年的學生可在澳洲完成學業。CQU 把斐濟分校賣給了一個特許權公司,從此教學標準下降,而斐濟 2000 年到 2006 年的軍事政變也使得學生數量下降。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設立太平洋研究院,是因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對群島瞭解的缺乏,以及與群島打交道有經驗的人的缺乏使得澳洲處於不利地位。這所學院(現在是亞太研究學院,反映了改變了的國家利益) 像各種各樣的研究機構和經費一樣,仍然服務於這個角色。
宗教
早期中國移民要麼繼續他們自己的信仰要麼接受了客居國的主導宗教—基督教。第一批改變了信仰的是20 世紀20 年代湯加和斐濟的一些華人英國國教和天主教徒。
法輪大法 (或法輪功) 20 世紀90 年代末出現在北瑪麗安娜。
佛教徒或與儒家相關的活動家也在降臨海島。
罪犯
一個增長的威脅 自1990 年以來劇增的犯罪率是由最近的中國新移民引起的,而長期居住的華人在全太平洋群島則被認為是最遵紀守法的種族,名聲很好。
島民針對中國人和其他亞洲人的犯罪升級大概是由於以下原因 : 因為他們是最容易得手的目標; 他們更加富有; 或因為與當地人爭奪工作機會或商業機會而被懷恨在心,或者因為賄賂政客和官員,和未對社區做出貢獻但獲得財富(包括避稅,進口稅和其他費用,並且缺乏參與社區活動)而被憎惡。
妓女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如中國人是數量最多的移民工人,漁民和農民一樣,他們也有最大數量的移民妓女。她們中的許多是受有吸引力的工作誘惑,直到入境以後才發現她們將被犯罪幫會逼迫賣淫。
從中國來的新移民在群島佔有一個很不平均的犯罪比例。一位亞裔大使向我抱怨關於 “亞洲犯罪”的媒介和公眾怨言,他說這些“主要是由中國人所為,但是亞洲人全部因此而背上黑鍋”。
在薩摩亞情況稍好,部分是由於很多薩摩亞人由華人血統,而完全華人的血統的人則很少。 2005 年1 月議會中就准許新中國人進入的數量以及是否准許他們購買“應該”屬於當地人的土地和企業的問題, 展開了一次尖銳的辯論。美屬薩摩亞州長對“膨脹的反亞洲人情緒”表示關注。
遠處的存在
電視、收音機、紙界媒體和教育材料使得人們不必要由於身處太平洋群島而參與群島社會。媒介影響曾經完全來自西方社會,但是現在中國是唯一在薩摩亞、湯加和瓦努阿圖有電視臺——用英語廣播的CCTV 第9 頻道——的外國國家。它計畫向所有與它有外交聯繫的國家提供該項服務,提供一個可供選擇的資訊來源和事件解釋。它是使太平洋島民熟悉中國評論觀點的一系列行動之一。
教育是一個互動的關鍵點。幾個群島國家的中國人送孩子去政府學校之外,還去下午和週末的中文課,接受語言,文化教育。那裏學生很少不夠分班,種族社區之間的聯繫似乎變得更容易了。多數村莊的商人是中國人; 多數顧客是島民。禁止因債務而起訴島民的法律使種族之間的緊張氣氛得以緩和,許多華商也通過為社區活動做貢獻而獲得美名。
從 20 世紀 60 年代開始,巴布亞新几內亞的許多當地的華人提供美拉尼西亞朋友孩子到澳洲就讀高中的經費。
結論
太平洋群島正在從一個以說英語的歐洲人為主要外來影響的時期,進入一個以亞洲人,主要是華人,成為主要外來影響的時期。越來越多的這類人將處於高技術,高權力的位置上。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在上課後提出你的心得及想法,研究規劃,
如果有相關資料分享,請提原件或連結。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