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10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楊聰榮 Edwin Tsung-Rong Yang 11 years, 2 months ago


 

華語文語言政策

 


 

 

授課教師:楊聰榮 (師大華研所海華組)            開課期間:2011學年度第二學期

開課單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國際與僑教學院華研所 上課時間:每周三 9:10 ~ 12:00

 

本週主題:10.(4/25) 東南亞

 

 


 

本週版主:梁月美


由負責報告組別全體擔任版主,並選出一人做為
輪值主席

 

書目整理:

 

黃國富,〈掙扎在威權政體與族群政治中的媒體改革──以馬來西亞「撰稿人聯盟」的實踐為例〉,《台灣東南亞學刊》5 卷2 期,2008 年,頁89-118。


請整理相關議題的各種書目,包括課堂講
義及同學提供的材料,及自行找尋的參考資料

 

上課筆記: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由負責報告組別整理上課筆記,大家補充。

 

梁月美筆記: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是多種族、多文化的國家,政府的政策是以種族為核心,例如伊斯蘭人犯了法,就以伊斯蘭宗教來處理,不同種族使用不同的法律,馬來西亞政府特別保護馬來人,以馬來人優先,例如規定華人的公司一定有馬來人在內,考大學、公務人員都有名額限制。除了政策的關係,文化差別也是主要的因素,飲食與宗教的差別就很明顯,馬來人信伊斯蘭教吃halal菜,馬來華人信佛教、道教,飲食上就跟伊斯蘭教不同,華人會館就有打麻將的桌子,但賭博是在伊斯蘭算是非法。政策差别及文化信仰的不同,讓很多華人認同自己是華人跟其他族群不一樣。

 

          華人在馬來西亞建國是有很大的幫助,跟政府提出保存華人教育,在小學階段華文算是民族語言,中學階段政府就沒有支持了,但華人也可以自己開華校如“獨中-獨立中學”與越南相比,政府使用民族政策把華人變成少數民族,越南的解放前承華校的存在,解放後卻反悔,但相較於馬來華人會說很多語言,從歷史上來解釋,馬來西亞將不同種族融合,所以會有產生馬來華人多語言的現象。

 

日本:

  1. 1.       日本人學英文學的不好是他們天生很難掌握或者是教學法?
  2. 2.       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人學英語會不會有問題?

         以前日本人重閱讀,現在重視溝通,日本原來學習英語的方法是用英文來學習機得到知識,不是爲了溝通,日本早期學英文是爲了吸收知識而已,把中文當研究的工具。學語言要有動機和方式。現在的日本人跟上一輩的日本接觸到英文不一樣,日本想往國際化,曾經想把英文作為官方語言。

 

柬埔寨:

         柬埔寨的華語教育發展算是比較特殊,東南亞的華校在民族主義時期都被認為是國家的一個大威脅,柬埔寨的華文不只是沒有被壓抑,還受到國家支持、重視和鼓勵。傳統的華校還可以存在。

 

 

課前準備 Before class


在上課前撰寫課堂講義之摘要及心得,
負責報告組別要準備回答問題。


徐明敏:李政賢,〈馬來西亞《光華日報》的中國認識—在華僑與華人兩種身份之間〉

 

    本文針對馬來西亞華人對自己身分的認識,提到了幾點:

 

1.馬來西亞華人極有可能因為中國的再興起而對中國產生民族認同。而且,當海外華人受到別族攻擊時,才感覺到自己是中國人,馬來西亞華人長期以來面對政府不公平的對待,在各個領域上也遭到諸多的限制。由於遭長期的打壓,而開始對政府失望時,當中國開始崛起的同時,極有可能開始對中國產生一種認同感。

 

2.由於馬來西亞政府對華人長期的打壓以及實行諸多對華社不利的政策,因此華人以及華社開始對馬來西亞政府產生不滿以及失望的情緒。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也正好是中國開始崛起。所以,在馬來西亞內飽受壓迫的華人,開始對中國產生想像,對身為華人感到自豪。所以馬來西亞華人面對的是不平等的政策和執政集團的打壓,自然形成一種民族悲情,渴望強大的中國為自己「出頭」。

 

3.從馬來亞獨立到馬來西亞的成立,經過這樣的歷史背景,馬來西亞華人已經開始認同馬來西亞為自己的國家,一個土生土長的馬來西亞人,認同的國家是馬來西亞。

 

4.當初選擇繼續留下來的華人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教育上都開始落地生根,這些華人的後代也都持續留在馬來西亞生活,在這個背景下生長的華裔子弟已經經歷好幾代的歷史了。

 

5.目前馬來西亞華人的身分認同是以馬來西亞為主,但是根據本文的分析結果,馬來西亞華人在面對國內體制的弊病和政策偏差上的束手無策以及無能為力的情況下,選擇以中國的強大來掩飾自己的無能為力,以自己能夠身為華人而感到驕傲,充分表現對自我民族認同的渴望。

 

6.雖然馬來西亞華人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但是在受到國內不公平政策的對待下,會將自己身為中國的後代作為保護牆。

 

    以下是馬來西亞同學G的看法,她來自華人家庭,家中五個孩子都是獨中系統,再到台灣讀大學。「馬來西亞政府的確很保護馬來人,不管是在工作或是教育、福利等。我不喜歡馬來人,政府資源都給他們了……在台灣讀了六年書再回去,很不適應呀……」至於問她對於中國的看法,「我是華人沒錯,但還是馬來西亞人,拿馬來西亞護照,雖然喜歡台灣生活,有機會也想到大陸工作,但從沒想過要做台灣人或中國人。我們的政府效率很差,皇室也不知道在做什麼,但我還是覺得我是馬來西亞人,好像不會把自己和中國連結在一起。」

 

    簡短的訪談之後,G建議我去問老一輩的馬來西亞人,「我想你問年輕人,不管她們家庭背景如何,只要出生在這裡,應該都覺得自己是馬來西亞人……我們是常抱怨政府,但也不覺得中國能幫我們撐腰啦!」

 

 

 

李易修:Paul A. Riley,〈Reform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Japan〉

 

        本文討論日本近二十年英語教育改革,日本政府自1985年開辦JRT計畫,該計畫在1993-1994年間改變了高中課程,以及在2003要求大眾能有英語日常對話的能力,為了完成該國家目標,本文試著挑戰日本的目前受信任的英語教學體制。為了達到更好的英語能力,準教師與正式教師需要大量的訓練與支持。

 

        1980年代以來日本國內對於常規教育與英語教育改革的呼聲水漲船高,日本傳統的英語教育被稱為「Yakudoku」,意指以教師為中心著重「文法教學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簡稱GTM),教學時逐字逐行翻譯,把英語教的像日語,1988年時日本各大學、中學有70-80%是使用文法教學法,到了1997年仍占19%。在一項1990年的全國性調查,日本各級學校學生英語程度表現普遍不佳,為此教師或學生皆要求改革日本英語教育,在改革方向上高達78.3%的大學生認為要更重視會話,但較高階教育部門不喜較多會話的課程,例如大學教師教學偏向文化導向課程,加強閱讀以及文學鑑賞,而非發展會話技能。為了徹底改革英語教育課程,以及使日本更加國際化,日本政府在1985年開辦了JET(Japan Exchange and Teaching Program),透過引入英語母語教師近入中學課堂,改善學生英語會話能力;此外日本教育部在19931994年依據1989年的教育大綱,以改善口說能力為重點,重新設計課程改革中學英語教育,而「溝通式英語教學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簡稱CLT)則作為新課程的口號經常被提起。

 

        近二十年來學術界在以會話作為目標的名詞有許多,但都不脫CLT的本意,即以溝通作為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在此目標下許多理論被開發,以力圖找出最終的教學方式,這些理論的特色為:(1)重視溝通;(2)以學生為主;(3)完整的語言技巧;(4)重視流暢;(5)完整性測驗;(6)可靠的評量;(7)重視過程;(8)合作學習。

 

        2002年日本文部科學省(MEXT)制定了一個名為「培養日人英語能力發展戰略」的計畫,著重在「培養國民基礎且實際的會話能力」,使高中生能有中等程度英語溝通能力,以及大學畢業生能具有在使用英語之職場工作的能力。為了達成這個困難的目標,日本政府規定教師必須使用CLT,但是這對於英語教師是有困難的,因此有些地方出於學生與教師的習慣,仍依照教科書教學,更明白地說,教師們仍是依照其教學經驗與其認為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學。

 

        在明治時代(1868-1912)的日本,學習英語被視為是唯一可接收西方思維的方法,而不是將日本文化傳出予世界,戰後情形改變,在平等主義盛行下,政府硬性規定英語教育方式以求公平,也因此激起大量的反對聲音。日本政府一直持續考慮是否將英語列為官方語言,不管如何政府對英語的目標有二,一是達成日常生活中能有英語會話的出現;另一則是能在國際間高度專業領域應用。

 

        目前日本英語教師要做到完全的CLT仍是困難的,除了其自身可能不支持的因素外,也受限於CLT方面訓練有限,以及大學入學考試仍是偏重傳統式GTM的出題方式,大大壓縮了教師發揮的空間。但是不管如何本的英語教育改革仍在進行中,要透過繼續不斷的充分討論、扎實的資料分析以及對學生學習最有效用的方式,來開發出一套CLT模式的理論,藉此拉近全日本的教師教學方式,而實務上最重要的是透過職前及在職訓練體系的強化,具體的改善日本英語教師的會話能力。

 

梁月美:楊聰榮,〈和平重建後柬埔寨華校教育系統的建立與改革〉

 

    柬埔寨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的華語文教育有很明顯的差別,東南亞的華校在民族主義時期都被認為是國家的一個大威脅。如印尼取消華裔學校菲律賓的菲化法案泰國的華語壓抑,但柬埔寨的華文不只沒有被壓抑,還受到國家支持、重視和鼓勵。華語教直接與教育系統和歷史有很密切的關係,華人從十九世紀以來持續進入柬埔寨,華人移入歷史最高峰時間是第二世界戰爭結束後,從1953年柬埔寨脫離法國殖民統治後,到了現在的君主立憲國家,華人和當地人共同經歷國內戰亂苦難,華校系統早期是在施亞努時間發展的,到了龍諾時期華校就分成左右兩派,直到了紅色高棉時期是全部華裔學校停止時期,到了1993年大選後洪森當總理,華校才恢復起來

 

    這篇論文主要的是以華文教育從1990年代開始到現在為主。由於華人與柬埔寨在歷史上休戚與共的關係,導致華人生活的文化在柬埔寨被普遍地接受,柬埔寨政府也推動成立柬華理事會,由理事組織五大幫派:潮州會館、客屬會館、福建會館、廣肇會館及海南會館,到現在還出現新的組織,如柬埔寨台灣商會、柬埔寨港澳商會等。柬埔寨政府成立柬華理事會,而華文學校就由柬華理事會來推動,自然形成由幫派會館來經營推動華文教育,幫派會館所經營的華校都以公立學校為名,而不是會館經營的則歸私立學校。華文學校被推動兩個重要的原因,一政府政策的支持,以申請復校「贖回」原來地址及建築物,二社會的要求,政府支持之前就有家庭式的華語補習班了,重建的華校多半是以復校為名義來建立,柬埔寨華語文教育具有四個特點:向大都市集中、半日制、華語是主要媒介、不在是僑民教育當地的柬埔寨也對華感興趣,現在由於教育政策的改變經濟的問題,從2007年政府的柬文學校改成全日制,導致了華校的數量慢慢地萎縮,傳統華校難易符合現代的要求,使華校又有了新方向「華教改革」,私立學校,如聯友中英柬學校和立群中東英學校。

 

    未來的傳統華校還能以中文為媒介嗎?華語是不是會變成第二語言或者一門外語?柬埔寨語學校改成全日制,把原來互補關係變成競爭的關係,這樣的政策情況下對華校教育未來產生一定的威脅,原有傳統的華校還能繼續存在嗎?或者華校的發展會進入到什麽樣的「華教改革」?柬埔寨與泰國相比,泰國華語學校都不能全部以華語為媒介,現在都是以三個語言(中英泰)同時教學,每個禮拜上八個小時的中文課,如泰京培英學校及kwongchow school,柬埔寨的華校也是根據社會和政治的改變,華語教學的趨向會不會跟泰國一樣,以三個語言為主要?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方向。

 

 

張君川:黃國富,〈掙扎在威權政體與族群政治中的媒體改革──以馬來西亞「撰稿人聯盟」的實踐為例〉

 

    1957年馬來西亞獨立後,威權的新政府立法限制言論與新聞自由,政府甚至掌握傳媒,主導資訊與意見討論。60年代現代化理論興起,後進國家紛紛仿效西方國家,然媒體無法實現「教化民主」之功能,反而為政府所掌控,限制言論的自由。

 

    1961年,首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使巫統(United Malay Nation Organization, UMNO)掌握馬來文報紙《馬來前鋒報》,及1972年,英文報紙《海峽時報》。70年代馬華公會也掌握了中文報《新明日報》、《馬來亞通報》、英文報《星報》等。80年代第四任首相馬哈迪任內,法令對媒體的管控更為嚴苛,媒體本身的所有權也愈趨集中與集團化。1990年大選,國民陣線與對黨聯合陣線對壘,國陣雖勝選,但僅獲約五成的票,其中華人選票流失,政府才開始重視中文報紙的影響力。1999年的大選,執政黨也還是運用族群政治之操作才保住政權,媒體在此中扮演重要腳色。2000年州議席補選中,國陣候選人落敗,其後果是政府將矛頭指向中文報紙,點名批判之。2001年馬華公會收購其股權,掌握南洋報業,此舉引發華人社群的強烈反彈,由報社員工、華人社團、非政府組織、學生等組織「528黃絲帶運動(反壟斷運動)」;而一批自由撰稿人則在6月成立「維護媒體獨立撰稿人聯盟」採取消極地罷寫行動,但未能改變南洋報業的命運,於是改以積極的方式突圍,出版專書、或在非主流報刊批判政府與媒體集團。

 

    在這場反壟斷的運動中,強烈的族群意識與政治上的權力鬥爭使這場運動迅速增溫,華人的立場變得極為重要,然因華人社群的被動與消極,以及新聞媒體在傳播資訊的過程中過度簡化訊息之內涵,新聞的內容對華社而言太過抽象與陌生,難以激起參與的熱情,運動因而逐漸降溫,撰稿人聯盟甚至有成員陸續離開、停止罷寫、或沉寂了下來。

 

    撰稿人聯盟持續對政府與星洲媒體的批判,使外界對其有「專門批判星洲媒體」的感覺,限制了自身實踐的可能性,也少與其他社群團體有對話與連結。而星洲媒體掌握並強調其對中華文化的堅持,以及保存與發揚文化之用心,雖多受肯定,卻也不免陷入自我陶醉的自溺當中。這樣的文化民族主義氛圍下,撰稿人聯盟實難施展力量。

 

    撰稿人聯盟開始重新自我定位與轉型,有成員就傾向定位為以知識分子為主的論述型組織。在較為消極的華人社會氛圍中,著手公共論述,釐清並分析社會的各種問題,以期更具體有效的集體行動,他們並且嘗試結合其他跨族群,壯大力量以對抗黨國機構與媒體;而且也嘗試建立管道,強化媒體工作者的個人能力與倫理,改善媒體環境。期望最後能由一個跨語言、族群、宗教的資訊與言論自由社群挑戰威權、改善傳媒環境、並宣揚、深化民主自由的理念與認知。

 

徐振峰:王賡武, <東南亞版的華人認同>

 

簡介

     這是一份座談會的座談相關資料彙整,內容包括了 1)該活動時程、2)與談者王賡武教授及龍應台教授的個人介紹、3)講題大綱、4)東南亞國家國情簡介、5)海外華人簡史、6)BBC特稿<東南亞華人深度報導>(Mangai Balasegaram著)、7)王賡武教授接受「亞洲事務週刊」作家Laurent Malvezin專訪的特稿,題名<Diaspora,一個被濫用的字眼>、8)一份龍應台文化基金會的新聞稿,題為<「中國人」還是「華人」?認同問題如剝洋蔥,王賡武瞄準東南亞,層層剖析」>

     儘管這不是一份完整的論文,但是這份資料卻給對東南亞及「華人」無甚概念的人提供了一份精簡卻清楚的引介,足以對東南亞現狀及東南亞華人建立起基本的概念,也為台灣學子對華人認同問題的認識和研究開啓了一扇門。

 

重點摘要:資訊性的列表,不另贅述,以下僅就兩篇特稿進行重點摘要節錄。

 

關於「Chinese Diaspora」:

 

背景:

     八 十多年前,泰皇拉瑪六世稱華人為「東方的猶太人」,因為東南亞華人多半財大招忌,在各 地遭受排擠,馬尼拉華人更常成為綁架者的犧牲品。

     然而華商確實幾乎控制了整個東南亞的上市公司,例如在泰國和新加坡,他們掌握了八成以上的 企業,在馬來西亞有六成二,在菲律賓也逾半數。印尼華人也擁有七成以上的企業,不過該 數據還有些爭議。

 

王賡武觀點:<Diaspora,一個被濫用的字眼>

     有許多書籍以Chinese Diaspora這個字眼來描述在亞洲的華人,Diaspora這個詞原本用於指稱散居各地的猶太人。王賡武教授不贊成用 Diaspora這個詞來指稱散居亞洲各地的華人,因為儘管過去兩百年有數百萬中國人離開中國,但大部分的人並非貿易商人,而是窮人,處境類似當今的外籍勞工,因此不贊成將過去兩百多年華人在亞洲的遷徙與disaspora這個帶有財富色彩的字眼做連結。尤其這種說法讓人想起同種族的聯盟,甚至藉此來描述所謂的「黃禍」,引起人對某一族裔的恐慌,這樣的說法其實帶有政治目的。

      王賡武也認為,華人身處不同地方,受不同環境影響而形成帶有不同區域色彩的華人社群,菲律賓華人不同於定居泰國的華人,這兩區的華人也個相異於巴西、阿根廷獲美國的華人,各國華人社群間其實沒有什麼凝聚力。儘管華人節期時匯聚在一起慶祝,甚至在群體中尋找新的商業夥伴,可是不同區域的群體之間卻很少互相串聯溝通,每個地區的華人社群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也不同於猶太人散居各地卻因宗教傳統相互凝聚、合作形成大型社會群體的情況。因此不贊成把海外華人說成是一大群中國來的diaspora,而寧願說華人是「一群為了生存去適應並發展出新環境策略的人」。

      王賡武認為儘管中國文化被保留在各地華人社會中,但是守住中國文化絕非第一必要,重點是如何想方設法融入當地社會。並且大部分的華人在政治上會認同他們的居住國,至於對學習中文或對中國的看法,可能是更實用主義的,為的是能幫助生意,有別於政治認同。

      至於國家觀念,王賡武認為亞洲人對「單一性質」的國家觀念、邊界、語言、文化與宗教非常陌生,過去東亞人並不像歐洲人有那麼明確的國家身份,他們正在漸漸適應自己是新加坡獲馬來西亞人的身份。在不同場合間,他們可能會說我是華人或馬來人,對他們而言,民族與國家認同並不矛盾。就這點而言,我個人認為王賡武的說法恐怕不見得能函涉整個東亞,不適用於大部分的中國人及部分的台灣人。

      記者Laurent Malvezin提出有流言說中國企圖影響美國選舉,這困擾美國普通老百姓。王賡武則認為這是美國地方性的政治現象,不同族裔為維持自身利益,都希望能參與地方事務以維持自身利益,與外交事務沒什麼關係,更何況華裔在美國仍是少數族裔,很難影響外交事務政策。

 

Amy Freedman觀點:<東南亞華人深度報導>

     Freedman認為當今東南亞華人和當年的猶太人一樣,面臨類似的種族隔離政策以及財產所有權的限制。

     華人與各地居民的關係因宗教信仰與歷史淵源而異,Freedman提到舊殖民政權對華 人採取不同的政策,荷蘭和英國先分隔、後降伏,西班牙和美國採取同化政策。

     一般人認為華人生來就適合經商,Freedman對此則不以為然。她由歷史的角度切入,認為華人之所以能掌握東南雅經濟是因為在舊殖民時代,禁止華人擁有土地,統治者利用華人作為當局與土著的商業中介。殖民結束後已具商業背景的華人,便擁有商業經營的優勢。

 

 

其他東南亞華人現狀重要訊息

 

     目前華人與其他族群融合、通婚,在泰國和菲律賓最為常見,久之習以為常,從外貌已很難看出種族的區別。這些國家的政府也積極鼓勵華人同化,例如在泰國,華人需取一個泰名,才能取得公民權。

     對華人歧視最嚴重的國家是印尼,華人社群成為群眾暴力襲擊的對象。一九九八年五 月,暴民打劫放火,許多華人遭到攻擊,約一百七十多名華人婦女被強暴,二十人喪命,這 是一則有計劃性的強暴事件。

     一九六五年印尼發動剿共,五十萬人喪身其中,許多華人也死於這次行動。從此以後, 政府明令廢除中文字,關閉華語學校,禁止華人慶祝節慶,連在公共場所講華語都不受歡迎。 海關甚至認為華語跟武器一樣會「危及印尼人民的安全」。儘管華人紛紛改名換姓,但身分證上還是註明原生族群。不過這些禁令已漸漸成為歷史。印尼前總統瓦希德上任後,即允許華人書寫中文並慶祝節慶。印尼華人於是步步為營,再興華人文化。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在上課後提出你的心得及想法,研究規劃,
如果有相關資料分享,請提原件或連結。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