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03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楊聰榮 Edwin Tsung-Rong Yang 11 years, 2 months ago


 

華語文語言政策

 


 

 

授課教師:楊聰榮 (師大華研所海華組)            開課期間:2011學年度第二學期

開課單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國際與僑教學院華研所 上課時間:每周三 9:10 ~ 12:00

 

本週主題:

 

 

 

3.(3/7) (老師出國) 美國

 

書目整理:

廖柏森,〈英語全球化脈絡裡的台灣英語教育〉,《英語教學》第29卷第1(2004,台北),頁107-121

 

文章摘要:


徐明敏:〈台灣的英語教育:現況與省思〉

 

    此文中點出幾個台灣英語教育目前的問題:師資良莠不齊、雙語幼教的教程不一、城鄉教育資源的差距、教材品質不一、學生程度差距太大、考試領導教學等。作者呼籲各級教育主管單位在其權責內採取必要對策因應。這些問題固然需要政府政策的制訂,但在制訂對策之前,也許該先思考:台灣英語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呢?我們期待什麼樣的成果呢?

 

    為什麼要學英文?關於這個問題,很多相關文獻免不了提到「因應國際化、全球化趨勢,英語是很重要的……」或「學好英語,增長國際觀……」。

 

    國際化是什麼呢?根據教育部的辭典,是「一種為配合不同國家的需要,而兼具多國性質或特色的現象。」那麼,為何單單推廣英語?何況比起英語,台灣和周圍東南亞、東北亞的國家互動更頻繁,倒不見政府大力推廣他們的語言。

 

    至於全球化,李明峻等(2007)認為,其在社會文化方面是指,「隨著通訊革命與經濟型態的轉變,貨品、服務、觀念、想法、影像、圖片、新聞、電影、電視、宗教、及文化等已透過光纖電纜、衛星、網際網路、電子郵件、及其他媒體四處傳遞與散播,這種發展形式已不知不覺地使國家的疆界更具滲透性,社會對外來的影響也因此更敏感與脆弱。」

 

    由全球化的定義可看出,「資訊的分享」是全球化的重要關鍵。而資訊的內容通常選用當前的強勢語言英語來表達,以確保能為多數人所理解,但是資訊的來源有可能不太平均。光看美國的三大媒體CBS、CNN、ABC所發佈的訊息量,是世界上其他國家發佈資訊總量的100倍。美國控制世界75%的電視節目和60%以上的廣播節目生產製作,許多開發中國家播出的電視節目中美國的節目高達60%~80%。(李明峻等,2007)

 

    全球化的確加強了英語的重要性,因為我們需要掌握日新月新的資訊,並與時俱進;但從資訊的來源來看,恐怕我們得到的資訊,大部分是「美國的觀點」或「美國的國際觀」。更別提資訊傳遞的光纖、網路、衛星等先進科技幾乎也是掌握在美國手上。

 

    全球化的趨勢不可擋,台灣政府只有面對現實,加強培養師資,盡快找出對策,否則面對的將不只教育問題,還有社會問題。我想台灣學英語最主要的目的是因為它是當前的強勢語言,我們必須透過英語來取得新知;但還須了解英語無法代表整個國際。把英文學好,也不保證個人能增長國際觀、國家能更國際化。文中也引台北市文化局長的話:「外語學習必須在母語所傳遞之基本價值確定之後,而且外語學習必須多元化不能只取全球語言(英語)這一瓢飲。」

 

參考資料:李明峻、林正順(2007)。國際關係與現勢。台北:新學林。

 

 


張君川:廖柏森,〈英語全球化脈絡裡的台灣英語教育〉

 

    本文從英語全球化之脈絡討論並省思台灣英語教育的政策及實踐。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來臨,英語散佈至世界各地的速度及其影響力前所未見。1997年,有七十多國將英語制定為官方語言,一百多國將英語列為第二語言或主要外語,而且數量還在成長中。以英語為外語的人口(EFL, 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已遠勝於母語為英語者(ENL, English as Native Language),未來以英語為第二語言者(ESL, 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也將多於母語為英語者。

 

    Kachru以同心圓為概念,即以英語為母語的內圈(inner circle)國家、賦予英語法定地位而為通行語言的外圈(outer circle)國家、以及以英語為外語的擴展圈(expanding circle)國家,說明英語全球化的過程,是內圈國家以英語為向殖民地推動現代化(或謂西化),這些國家經長期殖民,或以英語為官方語言、或另立官方語言但仍以英語為溝通工具,而擴展圈國家因缺乏使用英語的環境,而必須與內圈國家看齊。

 

    作者在此解構「標準英語」的迷思,承上所述,英語在全球化的時代裡已無一套所謂唯一的標準英語,而是多種英語並存,雖字彙、語法、風格等不盡相同,但在語言學上並無價值或是正統高低之分。因此,過去設定將以英語為母語者視為學習典範的英語學習目標漸漸被視為不必要的學習方式;英語的所有權正隨全球化而逐漸分散,不僅不會削弱本土語言認同,反而將漸漸本土化。

 

    台灣為順應全球化,倡議引進外籍師資,引起反彈。論者以為外籍師資的引進可帶來更多元的教學觀念與方式,對學習者的文化刺激與知識建構都會是很好的學習機會及影響;另一方面,本土教師在文化上、語言上的雙重甚至多元身分,以及與外籍教師相同的英語教學訓練,使得本土籍教師能夠更清楚本地學生學習背景、需求、語言文化學習的困難等等,更能貼近學生所需,因此也無須過度擔心外師及文化認同的衝擊。

 

    至於教材、教法層面,今之英語教材多使用英語系國家大型出版商所供應,議題內容上無法反映社會生活經驗及教育體制與環境等等;若能反思這些教材中的意識形態,檢視這些教材如何處理文化價值觀、歷史與社會經驗等,增加討論與本地社會環境相關的議題,如使用在地出版的英文報章雜誌,期望能教導學生用英語表達台灣在地文化思維與民俗情感。

 

    台灣流行溝通語言教學法,注重日常生活情境與語言功能之使用,著重培養學習者之英語溝通能力。然論者以為,台灣社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語溝通之機會不多,反而是需要閱讀、譯介外文資訊文化的讀寫訓練;因此,翻譯教學法對於語言傳譯、跨文化的闡釋對比與分析是相當有效的。

 

    教育部雖明列幫助學生學習欣賞不同文化、培養國際觀、發展跨語言、文化之認同,然今之英語教學仍存歧見,論者主張獨尊英語教學或使用原版英語教材將戕害中文學習、引發文化認同危機;作者以為以台灣社會文化之包容力,以及台灣之語言學習環境,語言干擾通常應出現在英語學習上,文化認同亦難因一週數小時的英語教學而產生文化認同的混亂。

   

    因此,作者認為,台灣應認識英語分殊性,探討本地教師及外籍師資在教學上的不同定位,並藉由語言學習培養學習者的國際視野,從更多元的觀點認識世界。

 


梁月美:林安國,《海外華人教會》

 

北美華人教會:大部份的華人教會來自香港、台灣、東南亞及中國大陸的留學生和移民者,加拿大華人的5 0 %來自香港。留學生影響最大,各大學組成了查經班。華人教會不但在華埠或唐人街,更延伸到各城郊設立分堂。

 

歐洲華人教會:六十年代,來自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的留學生為主。到七十年代,增加了越南移民者。自八十年代起,中國學生已經超過其他家。大多數的華人教會都以中文為主。長期以來,因為歐洲多語言地區,會影響到華人教會。

華人教會的現象可以分成四大類

「褓母型」──英語堂以青少年為主。由於英語堂不夠成熟,所以不容易成長。

「姊妹型」──英語堂與中文堂平行發展,因此能比較健全發展。

「合併型」── 有的華人教會本身附屬於美國教會。

「獨立型」──英語堂本身完全獨立。

 

張君川:陳靜瑜,〈芝加哥華埠的近貌及其面臨的問題析論〉

 

    美國本土華人較集中的區域以舊金山、洛杉磯、紐約、芝加哥為最多,最早有紀錄的移民於1876年抵達芝加哥,開設雜貨店,頗有利可圖,後來漸有人前往芝城;1910年時已有一千七百餘人。

 

    1900年芝城華埠向北擴張,增加新的華埠,稱為北華埠,而原本的南華埠則拆除搬遷至他處。1980、90年代,北華埠因人口成長,不斷向西、北擴張,在僑團奔走之下進行了不少商業開發計畫,並由於新僑的移入,在此又形成一個具有商業、文化等各方面潛力的新華埠。

 

    早期大部分華埠多以洗衣、餐飲、旅館、雜貨業維生,芝加哥亦然;1950年代洗衣業開始下滑,1960年代,新一波華僑移民帶來結構上的轉變,除了僑民本身人口素質,也帶來資金、技術、以及不同的經營觀念與興趣,使得華埠的華商大大增加了經營的領域,如需專業技術的製造業,還有經營的資金與規模都擴大成合資的公司型態,並更著重技術,同時經營的範圍也拓展至鄰近地區、甚至全美、全球。

 

    芝加哥僑社與其他地方的華人社群一樣,有許多各類型社團組織,如類似宗親會、同鄉會、同業公會、政治、宗教團體;中華會館內設有中華學校,而僑委會也在中華會館設有「孔子社教中心」,除設有圖書室,該中心旨在傳播孔孟思想,發揚中國倫理道德。另外,協勝公會也設有「中國文化活動中心」舉辦各式文化活動,閱覽室除了中、港、台的書刊,還有錄影帶、錄音帶,可說是偏重中國現代文化的傳揚與研究。1991年,華埠爭取到設立芝加哥公共圖書館華埠分館,兼辦成人與兒童的英文班。

 

    然而,華埠內部有些問題須待思考與解決。傳統中國的地域與宗族觀念與移民一同移植到美國,僑團間因此常因利害衝突而有摩擦。老僑與新僑之間因習慣、觀念等不同也會有歧見與衝突,加以越戰後中南半島不同國籍的華僑移民移入,使得結構與問題更形複雜。華埠南北發展失衡,也是衝突的成因之一。作者認為,華埠工商業以服務業為多,而服務業的服務對象幾乎皆為華人;製造業較少,幾乎沒有工業,因此應集資成立規模較大的公司或與全美華商合作,致力工業生產,拓展商業經營範圍。此外,華埠的形成,是華人社會孤立在美國社會之中,形成孤島,作者也認為應加強發展華人工商企業,以在美國社會佔有一席之地、積極參政、兼顧調適中西文化,以期能夠走出華埠,打破藩籬,深入美國社會。


 

 

李易修:王秀惠,〈種族歧視外一章——二次大戰前美國男性華人洗衣人員生活的性別面向〉


 

徐振峰:李勤岸,<美國的語言政策>

http://mail.tku.edu.tw/cfshih/ln/paper08.htm

 

背景概述

     這是一篇2002年發表於由行政院客委會所主辦之「各國語言政策研討會」中的文章。特別的是,全文是由台語所寫成,以漢字書寫為主,間插台羅拼音。例如以「ti7」來表示有別於「在」字發音的另一個台語時空介詞,以便和表進行時貌標記「teh」作區分;又如以「be7」表達單音節詞意為「不能」(該字現今部分人士以將該字書寫成「未」或「勿會」)。

 

重點摘要

 

美國語言背景

歐洲人「發現」美洲新大陸前,美國現今的五十州境內原本有兩百多個互不相通的語言,分屬15個語系,至今三分之一以上印地安及阿拉斯加母語僅剩不到100人在使用,語言學家預估,到2050年,將會有155種(89%)的印第安話將消失。

此外,美國語言使用的真實情況是,移民到了第三代,其母語就會被放棄使用(Crawford 2000:6)。

 

美國無國家官方語言

     儘管英語是美國最通行的語言,然而美國是世界上少數憲法上沒有明文規定官方語言的國家。Schiffman指出,美國語言政策的力量並非是由法律制訂或正式寫出來的,但是卻經過微妙的處理(subtler workings),Schiffman稱之為「隱形且模糊(covert and implicit) 的語言政策。」

     雖然在聯邦層級美國未制訂官方語言,但從1981年開始,不斷有議員提案要求制訂英語為官方語言,形成獨尊英語運動,於是有許多州明文規訂英語為官方語言。

 

為何美國無官方語言?

Marhall (1986) 歸納出三個原因:

     1.英國也沒有官方語言

     2.語言是個人的選擇:尊重個人選擇是美國立國以來的價值觀。

     3.新國家真的需要新移民

 

獨尊英語運動

 

     1981年,加州 的日裔參議員S.I. Hayakawa 首先提出「英語修正案」(ELA, English Language Amendment),要求制訂英語做官方語言。他所提出的三個理由分別是:

     1.共通語可以統一社會;若無相同的語言,將會使得社會分裂。
     2.學習英語是每一個移民的主要功課。
     3.移民惟有透過學習英語才能夠參與我們的民主政治。

     Hayakawa 同時還發起了一個叫做「美國英語」(U.S. English)的組織,該組織於1987 開始衰微。 

 

     提出獨尊英語運動的人認為,若不將英語保存為國語,不但國家國家團結受到了威脅 ,連英語本身也受到威脅,而其他的語言,特別是西班牙語就有可能會取代英語 。

     Tse (2001) 進一步分析,認為主張獨尊英語的人主要是怕新移民不想學英語,作者認為,這樣的指控背離事實,事實上所有的移民都恨不得能讓自己的英語『一步登天』。

     根據1998年Princeton 大學社會學教授Alejandro Portes 及 Johns Hopkskin 社會學教授Lingxin Hao 針對美國上大的移民社區,Florida 的 Miami 及加州 的San Diego移民 5000位八年級及九年級孩仔所做的研究,平均93.6%的孩子英語都講得「很好」或「真好」。

 

各州做法

     由於聯邦的英語修正案一直無法度通過,許多地方政府開始採取「地方包圍中央」的策略。 到2000年為止,已經有20州訂英語做官方語言,另外還有12州有類似的提案猶未通過。

     在德州 Amarillo 甚至曾有一位法官判一位媽媽「虐待兒童」(child abuse),只因為他在家跟孩子講西班牙話。

     在有些州,比如說在Mississippi, Kentucky 及Tennessee,訂英語做官方語言只是象徵作用,宣告對共通語的擁護,並無對居民有甚物負面意義。不過在有些州,比如加州,因為有許多亞洲移民或是講西班牙話的墨西哥人,立法通過以英語做州語,就相當有挑戰意義。

 

對原住民的語言政策:從語言屠殺到語言保護:

     美國原住民的語言曾被美國政府設定成語言屠殺 (linguistic genocide) 的目標。

     在1878年,印地安事務委員會提出報告,認為應該將孩子帶離開父母及部落,讓他們住在宿舍,以這樣的方式來教育兒童是「教化」(civilize) 印地安人上界有效的方法。於是美國政府於1879 到1902年之間,蓋了25間宿舍學校 (boarding school),1905年的時候,總共有9,736 的學生入學。在這些學校,孩子不可以說母語,若講母語被人抓到,就用皮鞭抽,這樣的教育方法受到了非常大的批評。

     1933年,John Collier 擔任印地安事務委員會會長,改革宿舍學校的政策,開始強調原住民的語言及文化,甚至出版印地安話的教科書。

     1968年以後聯邦雙語教育法案資助真濟的印地安雙語計畫,出版母語教科書。

     1984年,北Ute部落事務委員會宣佈Ute語是北Ute (Northern Ute Nation) 的官方語言。

     1985年,Navajo 部落委員會宣佈 Navajo 語是Navajo族生活、文化及認同的最基本成分。這二族都要求在學校中教母語。

     1990年布希總統簽署了美國原住民語言法案(Native American Language Act ),承認美國印地安人、Alaska原住民、Hawaii原住民及美國託管的太平洋群島原住民的語言權。

 

     美國雖然無在憲法中明訂英語是國家官方語言,不過這種隱性的語言政策反而使得英語得以維持住一個大家所認同的共通語(lingua franca)的地位。美國最高法院 (Supreme Court)一直利用言論自由的『第一修正案』來否決「英語修正案」,這使得美國聯邦一方面有「英語是官方語言」的事實,一方面也保住了美國憲法強調維護言論自由以及語言權的好名聲。而在各州,卻一直通過立法明定英語為地方的官方語言。如此一來,美國雖然無全國性的官方語言,然而英語卻有它實實在在的官方地位。

 

結語     

     作者認為美國不應該繼續執行這種「雙面多鬼」的語言政策,害英語成了語言帝國主義的頭號語言殺手。美國應該要比較積極、比較主動地去制訂多語多文化的語言政策,這樣才不致於「使得美國成了各移民語言的大熔爐,全部都在英語的火爐裡被一個個融化掉,而應該要讓美國成為各種語言共存、色彩繽紛的大彩虹,替人類語言資產的保存盡一點心力」。

 

心得:

     這篇文章是站在維護多元民族環境的立場所寫的,並未提及如何同時兼顧全球化時代的國際語言學習的需求。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