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華語文語言政策

 


 

 

授課教師:楊聰榮 (師大華研所海華組)            開課期間:2011學年度第二學期

開課單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國際與僑教學院華研所 上課時間:每周三 9:10 ~ 12:00

 

本週主題:2.(2/29) 英語世界與移民

 

請日後補充.

 

 

文章摘要:


徐明敏:〈 English-Only/Official vs. Bilingual Education/Bilingualism〉

 

    語言的多樣性原本在美國不算重大議題,一直到20世紀初,移民大量湧入,語言的種種問題才浮現,造成English-Only的政策。雖然美國憲法並沒有規定英文為官方語,但各州通過不少法案,讓英語優先並限制雙語學習,因為雙語被視為是「少數人、窮人及弱勢群體語言學習的補救方案」。

 

    文中指出,語言政策的形成是建立在「語言作為一種手段,不僅是溝通的工具,也可作為政治權力,實現經濟,社會聲譽的延伸。」語言政策同時也是控制社會的工具,藉以保持主導地位的利益,阻止他群進入社會和經濟的主流;或以語言來決定誰擁有政治權力和經濟資源。因此,語言問題常導致社會分化和政治的不穩定

 

美國語言政策的歷史:

(一)美國建國~1860

    早期對各種語言是採取寬容、多樣性的。美國憲法並沒有宣布官方語言,以利吸引移民,以便增強國力,當然其中的民主精神也功不可沒。
(二)1861~1922

    第一波語言限制政策發生於19世紀中期。在此期間隨著大量移民湧入,對多種語言的態度開始發生變化,語言限制伴隨著種族歧視而出現。因為大多數的新移民是深色皮膚,從南歐和東歐來的移民在母語和宗教上又與「舊美國人(多來自北歐與西歐)」相異,因此引起了強烈的排外情緒。為了排擠新移民,在政治參與、經濟和法律上開使有多方限制,包含控制移民的數量、種族分佈及配額。例如,有條在1921年通過的法律,只利於來自西、北歐的移民,限制非英語為母語的歐洲人移入,並排除亞洲人。

(三)1861~1922

    這段時間的語言和移民可說一體兩面;不同語言中隱含了種族歧視、宗教衝突、政治敵視。

(四)1923~1969

    此時,人們終於鬆動,願意放下成見,承認個人的「語言權力」。有些州開放使用外語教學。加上在二次大戰的經驗,人們了解到對外國認識的重要,外語也是一項重要的國防資源。同時民族意識的高漲,使許多少數族群開始為自己爭取相關權利,如公民權和投票權,1968年更通過的雙語教育法(Bilingual Education Act)。

(五)1970~至今

    政府對移民政策的開放,使移民潮達到高峰,進一步增加了語言多樣性,但過多的移民,又造成了強烈的反移民情緒和語言限制。認為移民威脅到英語霸權,並導致政治分裂;後期更因經濟挫折,文化焦慮等,於80年代訂定English-only/Official。這段期間的語言政策就在縮緊和鬆綁中不斷循環。

 


梁月美:王賡武,《東南亞版的華人認同》

 

泰國華人是東南亞華人最多的第二國家,約有850萬人(2008年),占總人口的12%早期在1942年政府頒布《保留職業條例》,規定27 種多由華僑從事的職業,只許泰人從事。此後多次修訂《外國人職業限制法》,以保障泰人工作機會,泰國華裔的情況看起來還是比其他東南亞國家好得多,政府使用同化的政策,要求華人改換姓名「改姓名運動」,只要取泰文名字,就能取得公民權,變成泰國人後,在上學和工作的機會就沒有種族的問題了,其實泰國也有華校,但大部份的華裔還是喜歡上一般的學校,跟當地人一起上課,許多華人還與當地泰國人通婚,幾乎泰國人都會帶有華人血統,現在也很難分清楚那個是純泰國人、那個是華裔,而華裔是泰國的重要經濟支柱及政治委員,泰國當地有不少大型企業都是由華商開辦,如正大集團(Charoen Pokphand Group)、泰國盤谷銀行,以泰國第20任首相川·立派、第23任首相他信和第25任首相沙馬為例,他們皆是泰國華人,皆有中文姓名。

 

印尼對華人歧視的問題最嚴重的國家,1965年印尼發動剿共,五十萬人喪身其中,許多華人也死於這次行動。1966 蘇哈托任內,發生嚴重的排華事件,許多印返回中國印尼政府對華人全面實行強迫同化政策,關閉所有印尼華校,並頒布《解決華人問題的基本政策》1998年印尼發生排華暴動,大規模地搶劫華人商店、強暴華人婦女,根據《五月騷亂真相調查報告》,死亡華人至少1250 人。在華語熱期間,2006年印尼政府制定華文教育新政策,全力支持華文教育,並且通過新國籍法「革命性」,廢除法律中「土著」與「非土著」的區分。

 

種族是馬來西亞的主要問題馬來人與華人的衝突,在馬來西亞華人的地位相當低,他們進入大學、做生意都被控制與限制,在1948年馬來亞殖民政府成立馬來亞聯合邦,馬來人享有特權,引起華人不滿,促使部分華人加入馬來亞共產黨,以武裝反抗1955年馬來亞成立自治政府,擬定新憲,保障馬來人地位,華人取得公民資格較難。1969年馬來西亞「民主行動黨」在華人選區獲得勝利,馬來人不滿失去許多選區主導權,引發種族衝突,死傷慘重,即為「五一三事件」,亦在1971 年馬來西亞政府制訂《新經濟政策》,欲使馬來人取得工商企業30%的股份,以確保其取得經濟優勢教育就業機會,直到1991年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發表「邁向前路」的演講,促進各族群間的融合,「建立一個團結的馬來西亞」,以改善種族之間的問題。

 

參考網站:

泰國華人歷史網站: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3%B0%E5%9C%8B%E8%8F%AF%E4%BA%BA

泰國華人論壇:http://www.taihuabbs.com/

泰國盤谷銀行: http://www.bbl.com.tw/

 

 

張君川:陳靜瑜,〈美京華埠的近貌及其面臨的問題〉

 

    美國首都華盛頓位於馬里蘭州與維吉尼亞州之間的哥倫比亞特區,簡稱D.C.,以別於華盛頓州與喬治華盛頓總統。

 

    1885年,唐人街出現於華盛頓西北,有數間商店。1890年開始有家庭定居華盛頓。1930年,唐人街原址被美國政府收購,唐人街遷於現址,占地六七個街區,聚集的華人日增,各類團體也相繼成立,其中宗親會與社團,以及餐館飯店尤多,成為一大特色。

 

    華盛頓華埠的人口在1900-1910年間曾快速成長;一次大戰到二次大戰之間,因排華、戰爭等限制,移民、就業機會減少而成長緩慢;1970年代因移民法的修改、華盛頓華埠的發展、以及越戰、香港回歸等大批華裔移民移入,使得華人人口增加。

 

    華府華埠早期主要行業也以洗衣業與餐飲業最為普遍,戰後除擴大經營的規模,也不斷擴展至雜貨業、進出口業等各領域。另僑社依華人共同需求而成立中華會館,此外還有許多類似宗親會、同鄉會、同業公會、政治團體、宗教團體等社團組織、會館等,以及中文學校、中文報刊、電視台。

 

    然而,僑社也面臨改變與轉型,僑民比例漸少,華裔的比例漸增,戰後的省籍、性別、職業等的比例也有了顯著的結構性變化;「落地生根」的華人對於祖國的印象、認同,或是對文化、地域(唐人街)的體認也都不再相同;作者認為,華人未能積極參政,為華人社群爭取福利,也是今日華人所面臨的問題;華裔子弟在美國社會的適應與認同、以及社會加諸的種族歧視情況未得改善,加以語言文字的使用漸漸消融在美國社會之中,致使文化傳承在華裔子弟身上產生壓力甚至是反感,事實上華裔因多半有二種以上的語言使用習慣,因此應把握這種靈敏度的優勢,繼續扮演傳承中國文化與語言的腳色。

 

 

 

 

 


郭之恬:Wei-li Wu"Chinese Language Schools' Language Policy for Non-Mandarin-Speaking Students"

 

本文討論的是在美國語言政策的轉變之下,中文學校如何因應越來越多如潮水般增加的華裔零起點學生。

 

本文提及的語言政策包括三要素:語言管理(Language Management),語言實際操練(Language Practice)和語言理念(Language Brief)。其中「語言管理」主要說的是中文學校的行政方面如何因應增加的華裔零起點學生人數,而「語言操練」則是關注課室內老師如何調整課程內容來因應此一增加學生,「語言理念」則討論中文學校對中文作為一個語言學習的學習目標與標準訂定。

 

此研究拿紐約市內的兩所中文學校為例,以「參與觀察」,「面談」和資料蒐集的方式,結果揭示本文所調查的對象展示了大多數的美國社會中的中文學校「語言異質性」現象-即美國社會給予了此兩校充分的彈性。而就教學本身而論,中文教學者須充分利用學童本身的雙語能力作為教學資源來提升水平;以及針對產出能力(productive skills)來說,發展中文的輸入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步驟;以及以英語為課堂語言對於美國的華裔零起點學習者來說是較有邏輯的教學方式。

 

 

參考資料:Wu, W. (2009). Chinese language schools language policy for non-mandarin-speaking students.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304868936?accountid=14228

 

徐振峰,楊宜音<文化認同的獨立性和動力性>

內容摘要

     「文化認同」定義:指個體對所屬文化的歸屬感及內心的承諾,從而獲得、保持並創新自身文化屬性的社會心理過程。

     本文以文化認同的獨立性和認同性為角度,對馬來西亞華人社會進行了實地調查,試圖揭示文化對華人的凝聚機制和功能。

 

     本研究發現馬來西亞華人身處多元種族文化背景中,其文化認同源自以下線索:

     1)由祖籍認同、親屬認同轉變為對整個馬來西亞華族、華人社會組織的認同。整合機制由賦性群體變為俱有華人整體種族文化特徵的現代組織。

     身處異鄉,鄉團提供生存與發展的條件,成為高於家庭的歸屬團體。當血緣、宗鄉關係不足以提供足夠幫助,華人各會館出現個形式聯合。二戰期間,馬華關注中國,參與抗日救亡行動,「中國人」、「華人」超越了「客家人」「福建人」「廣州人」「海南人」觀念。1991年成立了馬來西亞華人大會堂聯合會,形成了完整的整合華人的全國組織。

 

     2)由祖籍地認同、親屬認同、方言認同發展演變成為華語語言認同,突現出華人群體的文化特徵。

     經過多年的歷史演進,來自中國不同方言區域的人在使用相同漢字的基礎上,採用普通話作為「華語」進行溝通。華校的建立以至完整的華文教育體系的形成,華文報刊、廣播、電視等大眾媒介也培養、保證了使用華語的基本人群。

     馬來西亞華人習慣以接受什麼語言教育為其文化認同程度的判斷標準。華文教育背景者在小學接受全華語教育,中學才開始接受英語或馬來文教育。馬華對華文教育傾注大量心力與財力,華文獨立中學成為凝聚華人心力之核心,體系完整、規模盛大,有全國性的社團組織。目前有60所華文獨立中學,吸納了約10%的華人子弟。

 

     3)由習俗信仰認同演變成為對文化價值的認同,包括一整套標誌著文化特殊性的觀念系統,影響人對生存目的和生活方式的選擇。

     華人社會中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價值體系基礎與各地民間信仰結合,於是馬華的姓氏公會、地方會館及學校往往就在廟宇宗祠的基礎上擴建形成。信仰崇拜活動具社會整合功能漢次文化傳遞功能,與祖籍地認同、親緣關係認同、方言認同互相強化,進而形成價值體系,共享符號系統,成為劃分群體的依據之一。

     即使許多「岜岜」和「娘惹」選擇信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卻依然說華文、保持文化習俗。而說英語的一代依然不放棄孝道、人情、面子、勤儉、報答、秩序、中庸、和睦、分享等中華文化的價值。

     社團、廟宇、報社、政黨與華文學校教育被並稱為華人文化價值認同的五大支柱。近年甚至成立華人文化協會、華社資料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出版了一些重要著作。

 

     作者認為馬來西亞華人經過國家認同改變後,形成了以文化認同為主要族群凝聚力的社會整合機制,並逐漸構築了兼具開放和創建性、有核心特質且兼容其他文化的獨特的馬華文化。

 

心得:

     作者以文化認同相關論點詳細分析馬華文化認同的歷史演變與現狀,兼具學理、論述層次及豐富的考據資訊,令人印象深刻。

 

 

 

李易修:Matthew Walsh,〈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上課筆記:


李易修筆記

American Language Policy(美國語言政策

一、 

Language Policy

  1. status policy:位階的宣示。例:台灣講「國語」,「國語」就是一個政策的定立;「普通話」也是政策,只是色彩較淡;「華語」則是較中立性質。
    corpus policy:實際政策。例:台灣從未制定政策名定「英語是最重要的語言」,但確實際將英語教學執行得很徹底,深入各級學校的教育之中,且不受大眾所懷疑,因此實際之中英文是最重要的語言。
    status corpus policy是都要辯證的。
    目前亞太地區英語已經是強勢主流,但是在歷史上,中國改革開放前,中國來說俄語是最重要的外語。
    泰國外國語言學習:17世紀到18世紀是優先學法文。
  2. language for public use
    language for education
  3. ENL(English as native language), 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 EIL(English as International language)
    ESL發展出來前是EFL(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ESL是美國為了修正對於新移民中非英語母語者,學習英文並融入主流的教學政策修正。目前Teaching 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主要是針對外國人,反倒像是as foreign language的教學,但是第二語言其實是學習母語之外的必須語言,例如ESL是針對移民美國者。

American Language Policy

  1. Monolingual
    bilingual-------------------original(建國之初便存在)
                                        immigrant(移民帶入)
    EX:加拿大建國之初,法語裔便存在,因此加拿大一直是以雙語國家形式存在;而美國最早僅有英語裔為主流,所以到今日仍是以單語形式主流。
    multilingual--------------original
                                      immigrant
    所有的original都是相對的。
  2. English Plus – 270 More

English Only

  1. 人口比例中有Immigration: African, Asian, Latino
                             1/7           12%     3%      8%
    美國人口中七個人有一個是海外出生。華裔人口不到總人口(三億)1%,但是華語文政策卻是能領導台灣,簡言之,美國華語熱是領導台灣的華言政策受重視的主因。
    泰國華裔佔人口10%但是華語言長期受到壓迫,近年來雖有復甦,但是仍是不及族裔人口數量的情況。

※美國歷史

  1. Colonies
    殖民地時期
  2. Independence
    美國獨立之初是不刻意去寫入國語是英語。早期建國者對於語言是較為開放的。
  3. Civil War
    受到南北戰爭的影響,導致美國追求國家統一的精神強化。
  4. Common school movement
    美國公立學校要提供一致性的教育內容,因此英語教育便開始變成強勢主流。
  5. English Only

Separation policy
更強調唯一英文。

  1. Nativism
    the Bennett Law
    美國強勢主流文化,所有移民進入美國會被迫或主動融入主流文化,而主流文化便是英語社會。
  2. Civil rights
    各族裔本身文化跟語言開始抬頭。
  3. ESL
  4. Bilingual Education Act (1968)
    承認移民的語言全力,認為教育上應該提供雙語教育。西班牙文雙語教育的增長,提供了華語教的環境

美國各州特別是是中部的州有將英文立法為 official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