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17

This version was saved 11 years, 10 months ago View current version     Page history
Saved by 梁月美
on June 9, 2012 at 9:12:50 pm
 

10 10 10 11 17.(6/13) 台灣語言與認同

 

 


 

本週版主:許振峰


由負責報告組別全體擔任版主,並選出一人做為
輪值主席

 

書目整理:


請整理相關議題的各種書目,包括課堂講
義及同學提供的材料,及自行找尋的參考資料

 

上課筆記: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由負責報告組別整理上課筆記,大家補充。

 

課前準備 Before class


在上課前撰寫課堂講義之摘要及心得,
負責報告組別要準備回答問題。

 

梁月美:MANDY SCOTT and HAK-KHIAM TIUN, 〈Mandarin-Only to Mandarin-Plus: Taiwan〉

 

台灣經過了日化、中國化和台灣化,政府在不同的時代對國語、閩南語、客家語和少數民族的語言實行不同的政策,台灣是多元文化的國家,其中福佬人73.3%,大陸人13%,客家人12%,原住民1.7%,從過去到現在種族的母語都有不同的地位,現在還要考慮到英文這類國際語言在台灣是更加重要的語言之一。

 

早期的中國人,在17世紀大部份是從福建省移民進來,他們所說的語言是閩南語和客家語,在清朝台灣的官方語言是普通話,但人民還是用自己的語言,福佬人地區使用閩南語,客家人地區使用客家話,上課的媒介語也是按照自己的母語來解釋。

 

1895-1945日化時期,閩南語被禁止,改換名字政策,日語是官方語言,這種情況引起了台灣身份,導致台灣文學運動,很多作者用閩南語寫作。1945-1987國民黨與日本時代一樣的語言政策方法,學校對語言政策有重要的關鍵,消除日本文化和日語,阻礙各地的方言,提倡國語為官方語言,實行“獨尊國語、壓制方言”的政策,這種政策對大部份只會講方言的人有很大的影響,顯示外省人擁有控制權力壓制本地人,國語是學校的媒介語,如果學生講方言會被處罰,而國語在社會使用上的優越性,方言在這方面並沒有享受相同的地位,政府促進中國文化的同時,卻忽略了台灣本身文化。

 

1987 方言被社會重視,趨向多元開放,提倡臺灣化和本土化,去中國化,改變政策從mandarin-Only Mandarin-plus,學生可以在學校用母語,廣播和電視可以聽到閩南語,客家語也同樣,被政府提倡使用方言,1988年還我母語運動,政府舉辦客家委員會,還有客家電視臺。越來越多人在公共場合使用閩南語,2001年教育部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每個國小學生要學最少一個方言,鄉土語言教育和母語教育的政策,為了國際化之趨勢,英文也同樣被加入進去國小必須學的語言,期望在國際化及本土化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

 

在政府極力與國際接軌化和實施本土化的過程中,無可避免產生了師資問、教材、教学教法等問題,閩南語和客家語老師都受到支援教師和師資培訓,但方言師資培訓是是36-72 個小時,英文師資培訓要花2年時間,另外教學教法和教材,沒有統一的教材,教材應該有趣、生動與生活有關的故事,教材引用拉丁字母和注音符號來教學,不同的教材的詞彙拼法也不同,大部份的教材是老師自編,也有是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顏色很鮮豔,還有教師手冊、卡片、光盤,但缺乏文化,還有聲調的問題,閩南語有南部音和北部音,客家語也有不同強調。使用閩南語在教科書上寫也很少,閩南語和客家語應該有自己的文字。

 

母語的地位還是屬於家庭用語,如果正式的場合還是以華語為主,畢竟母語每週只上一個小時,但其他課程都用華語來教課,除了方言與國語的問題,現在英文與母語的競爭也是問題,很多父母需要孩子學英語,爲了外來的機會,所以國小學生要學母語、英語還要學華語,這還沒有包括原住民的語言,學生在面對這麼多語言上的學習,是否會產生語言上的錯亂,或是重蹈香港雙語教育之覆轍,每個語言都無法達到一定程度和水準,造成教育資源上的浪費,都是教育當局和大家應該省思的問題。

 

 

李易修:Jennifer M. Wei,〈language choice and ideology in Multicultural Taiwan

 

郭之恬:Shoji Keiko 庄司惠子,日本大學中國語教育與實用教學脫節的因素與背景

 

文獻出處:http://210.240.194.97/giankiu/GTH/2004/LanguageRights/lunbun/1B03-keiko.htm

 

徐明敏:盧慧真、陳泰安,《由國家語言政策評估台灣幼兒英語教育之現況發展》

 

    儘管社會中學英文已經是全民運動,台灣政府對幼兒英語的學習尚未有整體的政策,多半將決定權轉交地方政府,於是坊間針對英語學習市場可說五花八門。作者主張應由政府清楚的宣示並確實執行國家的語言及幼教政策。他認為過早實施幼兒英語教育可能造成本土語言的流失、及社會文化認同的危機,並且對幼兒身心健康造成妨礙。

 

    作者除反對過早的英語教學,他也觀察目前台灣幼兒英語教育的趨勢,發現6個現象:

一、幼稚園普遍實施「全美語」或「雙語」教學

    家長多有「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的想法,認為越早學越好(其實不光是英語,其他科目或才藝也是如此認為),加上「語言學習關鍵期」假說的推波助瀾,幼稚園多盡數改為雙語或全英語教學。

二、幼教機構之師資有以外籍人士為宣傳手法之傾向

    家長偏好雙語托兒所或幼稚園,而補教業者為了分食市場及求生存,紛紛變為「兒童美語學校」,以外籍教師為號召進行雙語教學或完全以英語教學進行招生。外籍老師成為私立幼稚園賣點之一,很多幼兒園甚至一整日皆由外師帶領。家長也覺得孩子的英語如果由外籍老師來教導,學習效果會比本國籍教師教導的學習效果好。

三、國家對弱勢語言流失的現象無明確的語言政策及教育政策

    一個弱勢族群對其本身文化的認同會大大地影響到其母語的去留。各族群母語因為需求的動力不同、族群意識強烈度不同,也有不同程度的維護母語的行動及措施。因此,語言政策應包括國語、母語、世界語言(英語)三方全面的考量,並擬定相關配套措施。

四、對本身文化社會認同的危害,並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造成威脅等

張武昌教授(2003)表示:幼兒的英語學習,只是幼兒成長的一部份,不可也不能和其他的學習與發展分開。因此,在規劃兒童的英語學習時,應該全面考量孩童的整體的學習發展包括:認知發展階段、語言學習環境、價值觀的養成、文化的認同、思考與創造力的激發等各個不同的層面。

五、「英語化」等同「國際化」、「競爭力」的迷思

六、我國政府的宣示不敵市場機制與民意的挑戰

 

    針對這些過度商業化的英語幼教現象,作者主張這是政府應負的責任,政府應制定各種政策以遏止。諸如:一、宣示將英語是「重要的外語」,而非任由社會上視英語為「第二語言」;二、應召集專家研究英語教學的起始年齡,同時必須顧及學童的身心發展及社會認同,謹慎的安排語言教育的進程與實施的方式。

 

    李勤岸教授主張一個現代化的語言政策及語言計劃要符合有五個原則:人本化、民主化、多元化、科技化、國際化。單語的「國語政策」是不自然的,一個國家不一定只能有一個國語。可考慮採用「多國語」的語言政策以尊重國內各語族的語言權。然而如此「多語政策」又該如何與「英語學習」取得平衡呢?

 

    作者認為,政府在施行英語教育政策前,首先要考慮三個問題:

一、全球英語化的腳步是否是台灣的腳步?

    作者主張:全民英語化或許是全球的腳步,但未必是台灣沒有選擇的路。作者舉例說家長努力為孩子打造一個全英語的環境,讓孩子誤以為學好英語才是最重要的、才是對的;以為自己的語言是不對的、不好的、卑劣的。如此文化自我矮化,不會說自己的語言、不了解自己文化的美及保存的必要,慢慢地忘了自己文化的價值。作者呼籲台灣各族群的意識要抬頭,打造自我的主體意識,突顯台灣的特有價值與獨有的文化魅力。

二、合適全面實施英語教育的年齡是幾歲?

    作者提出許多研究,指出英語學習並不是越早越好;並認為口音只是一種社會階級的迷思,代表對他人文化的景仰及對自己文化的貶抑。認為若在台灣的英語學習是要剔除本地口音,期望孩子早一點學英語以擁有「不具中文口音的標準英語」,那麼就是鼓勵孩子「去本地化」、「忘本」。年齡並不是學習第二語言的主要關鍵,學習環境和學習動機才是重要。倘若在母語發展不夠健全的狀況下學習第二語言,將對母語與第二語言造成干擾。目前經過多方的考量以及判斷,教育部表示國小三年級是台灣目前最合適實施英語教育的年級。

三、台灣是否要全面實施幼兒英語教育?

    作者認為在師資、政策、教材、時數方面的問題都尚未定案,不宜實行。

 

 

張君川:翟本瑞,〈全球化對台灣高等教育影響之研究:以留學政策為例〉

 

 

    本文批判了全球化之下台灣高等教育的「美國化」以及學術根柢未能深化等現象。

 

    據統計,台灣大專院校學生英語測驗成績低落,又,留美學生逐年減少,政府研議成立留學貸款、開放雙聯學制以鼓勵學生出國深造。然而事實上,台灣留學生自1994年起就已逐年減少,當然一方面是因為轉赴歐洲留學、以及國內研究所人數成長有關,另一方面,教育部官員認為赴美留學人數減少對於國際學術競爭力恐有負面影響。

 

    對於美國而言,吸引大量高等教育人才有著正面的影響。經濟上,以2001-02學年為例,留學生的學雜費、生活費等開支貢獻了120億美金,是美國第五大宗出口收入;高科技的實驗室以及名校理工科中,亞裔學生也扮演重要角色,提供美國高科技領域所需的高等人才。更重要的是,培育一批又一批的留學生,當他們回國,會將美國的意識形態與價值帶回國內,影響該國政治、學術與國際事務的發展;反過來說,美國的政治力量與社會經己發展從而得以擴張。不僅美國,許多國家都積極招收外國學生,以增加經濟收益,以及擴張其文化與政治的影響力,其中得益最多者當屬美、英、澳、加、紐等五國。

 

     台灣早期因語言、文化的考量,赴日留學生最多,一九五零年以來,留美派的技術官僚漸漸主導台灣政治經濟,到一九八九年以前,出國留學需經教育部核准,其中赴美幾占九成;此後,出國留學人數激增,工科占出國學生的三分之一,而七成七的自然科學、工程科學博士是美國學位,這些留美學人在台灣建立起一套學術專業權威系統,主導台灣學術與政治的發展走向。

 

    然而,留學生在語言、文化、生活適應上難免不熟悉,對於學習效果多少有所影響,此中的問題其實少有人做批判性的檢視。作者引文討論「第三世界博士」(Third World PhD)的說法,提到有些留學生外文程度不佳,而取得學位以後仍然低劣如故;而為取得學位,選題多為台灣或中國研究,套用流行學說加以驗證而成,矇混過關,回國後又培養派閥,斲斷學術發展之生機。又,學術界的評鑑、認證、或是計畫申請往往又承襲土洋優劣的背景作為評量標準與尺度,易生惡性循環。

 

    台灣留學生歸國人數不斷增加,但長期援引歐美理論檢視台灣現象,學術基礎與知識難以扎根、並孕育自己的學術環境,只能淪為學術加工出口業,扼殺學術的發展。作者認為今日學界已不再從傳統經典汲取養分,再創文化生機,而是不斷剪裁新的語言與理論,以取得新的權力與地位,學術難以生根。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在上課後提出你的心得及想法,研究規劃,
如果有相關資料分享,請提原件或連結。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