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16

This version was saved 11 years, 2 months ago View current version     Page history
Saved by 楊聰榮 Edwin Tsung-Rong Yang
on February 21, 2013 at 12:49:24 am
 


 

華語文語言政策

  

 

授課教師:楊聰榮 (師大華研所海華組)            開課期間:2011學年度第二學期

開課單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國際與僑教學院華研所 上課時間:每周三 9:10 ~ 12:00

本週主題:


16.(6/6) 泰國

 

 

 

 

本週版主:梁月美


由負責報告組別全體擔任版主,並選出一人做為
輪值主席

 

書目整理:


請整理相關議題的各種書目,包括課堂講
義及同學提供的材料,及自行找尋的參考資料

 

上課筆記: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由負責報告組別整理上課筆記,大家補充。

 

課前準備 Before class


在上課前撰寫課堂講義之摘要及心得,
負責報告組別要準備回答問題。

 

 

李易修:符翠蘭,〈泰國的華語文教育─過去、現況與未來〉

 

        本文主旨為描述與討論泰國華與教育的發展,並對將來之發展予以分析。

 

        (1)泰國華語教育之回顧: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之泰國華人移民以廣東與福建人為主,移民保留自己風俗,華語教育也隨之而生。

        1908-1945年:1908年中華會館於曼谷設立第一所華校,1911年各僑社相繼創辦方言教學之華校。因為華校完全為華人運作就讀,授課只有華人教材,因此受到泰國政府限制。

        1918年《民校條例》開始,泰國政府逐步加強對華校之管理控制,並逐步關閉華校,到1941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駐泰華校完全消失,1939-1945年乃華文教育最黑暗期。

        1946-1948年:二戰以後,在新政府治理下,對華文教育採寬容政策,1946年中泰友好訂《中通友好條約》,華校紛紛復校,形成蓬勃發展時期。

        1948-1976年:華校又開始受到打擊,特別是在1985-1978年間,中國為共產黨執政,中泰關係停擺,華校受到嚴峻的打擊。

        1976-1992年:華校限制仍多,但由於華文的經濟價值,在1990年時有些許放寬華文教育學習年齡,由小一到小四放寬至幼稚園到小六。不管如何,華校法律上全名「兼接華文民校」,華文是兼教,主要仍需教受為「國語」的泰語,而且必定是由民間所自行營運,此外華文教育內容(如課本)則完全受泰國教育部所管轄與規定。

        1992年至今:政府對華教逐步放寬,民校可以成立幼稚園,並且批准第一間華僑大學成立。

 

        (2)泰國華語教育之現況與問題:

        1975年中泰正式建交後,華語教育逐步放寬,乃至支持鼓勵。這些開放政策如:華校可由幼稚園至中學、華校可於課餘時間增加華語課程、可直接聘請外國老師、各年級學生可選修華文以及中文列入國立大學考試科目。

        泰國華教現況:學校積極開設中文課程和中文專業,各校與大學都出現了中文課乃至中文系;積極開辦各種華文業餘學校、夜校、培訓班等,即非正規的華語教育興盛;中國政府官方的「孔子學校」開設,2005年後積極推動泰國華與教育人才;台灣的師大承辦「泰國華語教師師資儲訓班」,2005年後已有數批教師前往泰國任教。

        華教現存問題包括:缺乏合適,目前缺乏統一性、性統性以及符合泰國國情之華教教材,並且教材昂貴;華語教師不足,特別是2008年泰國政府將中文列為必修第二外國語,教師人才缺口更大;華語教師待遇不足,導致中文系畢業者多進入薪資較高之私人企業,不願從事教職。還有其他問題包括:缺乏語言環境,泰國華人於學校外的生活中,包括在家中與父母對話皆無法使用華語;學習時間有限,國小、國中每周僅有三小時正規華語課。

 

        (3)泰國華教之未來:

        中文熱成為社會時尚風氣,政府從基層教育開始強化華教,以期於大學時學生已有一定基礎。華語之學習最重要的是在於經濟因素,中國日益繁盛,華與人口也日益增加,因此華語成為泰國在國際市場提升地位之因素。

        華語教材問題上,泰中已經聯手開發符合泰國學生之系統性教材,並且降低售價以符合市場需求。

        師資問題方面,泰國政府推動華語師資留學中國或台灣,同時中國於泰設立「孔子學院」,以及大量漢語教學志願者赴泰任教;此外,泰國華教機構為提升教學品質,增加自中國或台灣聘請華語師資赴泰教學。

 

 

 

徐明敏:François Grin<Using language economics and education economics in language education policy>

 

    這篇報告的目的是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一種語言之選擇,作為語言教育政策的參考。

作者提出了幾個問題:

  1. 為什麼有些語言會成為優先被學的語言?
  2. 如何評價學習一語言的利益?
  3. 語言的教與學之間,有哪些成本與效益?
  4. 語言政策牽涉廣泛,如何在經濟、文化、社會中取得平衡?

 

    語言最早反應在社會經濟地位。語言和收入的影響,使語言被視為是重要的個人投資與工作技能。越多人使用的語言,價值越高,也因此吸引我們學習特定的語言。語言經濟就是探討語言多樣性的「價值」,或語言這種多樣性的代表效益。

    語言和其他商品一樣有生產、消費和交換(交易),如課程,書籍或其他在特定的語言,文化產品等。將語言當成產品輸出當然也會有供給與需求。

    經濟學給提供語言政策各種分析、利害取捨,對衡量效益和成本的政策選擇或作為在決策方面的分析標準。這樣的分析確定了收益和成本,也能從個人和社會的角度來觀察,制定不同的語言政策,並提出這樣政策之益處和成本的大小的估計。

    作者使用一些經濟學之公式來換算學習一語言的報酬率(rate of return)高低,在一項針對瑞士人的調查中,顯示英語程度和收入有很大正相關,即使在同一層級的工作中,會英語依然相對有利。此外,語言地區之間也有顯著性差異。在瑞士德語區會英語有很大的優勢,而在瑞士法語區,德語作為第二外語的報酬率則高於英語。特別是在金融或國貿行業,英語好則是大大加分,在其他行業就沒有這麼明顯。這種觀點不在於政治或文化考慮,但從經濟的角度可看出一種語言所影響的勞動力之市場價值。

    瑞士的調查結果顯示,每種外語的報酬率不同,從5%至14%。有如平均收益率金融資本。在這種情況下,外語教學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投資。

    但從經濟效益層面的角度來看,少數民族的語言並沒有學習的經濟價值。但作者提醒,語言政策的制定,還需考慮其他政治或文化因素,少數民族或較少使用語言的情況屬特殊情況,需個案處理。

 

 

張君川:張嘉倫,〈泰國曼谷華人的台灣意識─以台灣會館為例〉

 

    本文探討台灣華僑如何呈現、並且呈現什麼樣面貌的「台灣意識」?在本文中,作者認為台灣意識是個不斷變動的概念,現階段而言台灣意識應為「獨立擺脫箝制」的反抗意識。歷史上台灣多次易主,台灣意識因而有不同的解讀與詮釋。

 

 

    東南亞的泰國,早在素可泰王朝就有華人移民的紀錄。1279-1299年蘭甘亨國王邀中國陶匠設窯製瓷;1405-1433年間鄭和七下西洋,隨行人員有些滯留當地經商;泰王鄭信招募華僑抵抗緬甸的入侵,又吸引中國沿海農民移居泰國;1920年代,有台人為脫離日本統治而赴泰謀生,然此輩多已作古,子女又多泰化,亦少史料可稽;戰後也有不少台籍人士留滯泰國發展,漸漸開展出一席之地,也是華僑最團結的年代,這一輩的台僑開創了台灣會館的初基;1960-1970年代,台人多帶著工業技術來扶助泰國輕工業的發展;這批台灣人開創工商業,也成了台人社群的主力。

 

    關於台灣意識,論者以為明清時代仍屬中國地方意識,到了日治時期成了民族意識與階級意識等的台灣集體意識,戰後則成了反抗國民黨的省籍意識,而到解嚴以後,面臨中共的國際壓力,乃成為反抗中共的政治意識。可見台灣意識原有對於「祖國」的期望,但重歸祖國之後反受傷害,漸漸走向本土化、民主化,成為包容族群並具正面意義的「新台灣人」。

 

    本文所欲討論的對象──泰國台灣會館,係全球最大台灣會館,其入會資格也較嚴格,必須具備中華民國國民身分才可入會。作者針對會員的基本資料、身分認同、台灣意識與台灣獨立等問題訪談。作者認為當地台胞在訪談過程中較能理性的就事論事,對台灣的政治經濟現況有批評有讚揚,但整體上還是支持台灣。對於政治語言「新台灣人」則沒有太多的感受,因為這樣的詞彙沒有太多具體的思想與內涵,因此也就不具任何象徵意義;台胞對於台灣人的身分認同不需透過這種抽象的意識來證明其歸屬。或許可以說,台灣意識就是「感受到自己是台灣人的意識」。從訪談中可見,在身分建構的過程中,並無對於「我是誰?」的困惑,反而十分清楚自己的定位,而若追溯祖先,也似非什麼嚴重的認同問題。

 

    因此可說,台灣意識背後雖然蘊含政治、文化、經濟、歷史等因素,但基本上仍只是個中性的名詞,實不具有太多政治意味。

 

 

 

梁月美:江雲風,〈泰國華文學校教育〉

 

泰國的華文教育在幾過數十年的限制,在現今國際社會對於華語的重視及學習的潮流下,逐漸變得相當重要,泰國政府對於華語教學也大力提倡,希望透過歷史的演進和及開辦華語教學者的目的來探討泰國的華文學校教育,由於中國連連戰爭,無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或是國共內戰,這是中國最大的一波的移民潮,中國人民進行了歷史上的移民潮,華人開始從世界各地移動,也直接或間接將中國的社會人文風情帶向世界各地,在泰國也不例外,在移居初期的華人是泰國的少數團體,因此更需要族群彼此之間的幫助和自救,保留自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和語言文字來鞏固民族感情,更進一步透過婚姻、祭祀和教育活動來具體化這些感情行為,進而形成一個團體,泰國的唐人街就是最好的證明,其實不只泰國有唐人街,世界各地都有唐人街,就是大環境下移民潮下的產物,為了使華人的下一代子孫能夠傳承中華文化,開辦華文學校教育下一代是相當直接且有效的方法,因此在第一所受泰國政府同意開辦的華文學校正式開辦,名字為華益學校,但其主要目的是宣傳革命活動,實際上是忽視華文教育,但熱心的工作者,仍是繼續辦學,在主要負責人離開後,並另外開辦另一間新民學校,此時泰國的華文學校進入了第一波的興盛期,在泰國政府採取寬鬆的政府下,此時的華文學校除了數量大量增加外,在教育體係也是採取全華語來教授學生,其課程設計和教育體系,都是模仿中國內地,這樣的情況直到70年代國際排華的影響,泰國政府認為華文教育會動搖泰國的政治,因此除了限制華文教育更進一步取締華文學校,在這個時期華文學校幾乎消失,在新一代的華人移民子孫並沒有受到良好的華文教育,華文師資在此時也大量消失,形成一個大斷層,既使泰國目前有許多華人移居,但多數人其實是不會說中文的,泰是他們的母語,華文連第二語言也稱不上,在90年代,由於中國的大興起,泰國政府對於華文教育大鬆綁,中泰建交後,更是大力提倡華語教育,中國也定期派遣華文教師來泰國學校任教,推倡學習華文,建立孔子學院來推廣華文教學,目前是華文教學的第二興盛期,最具體的表現在華文學校的數量,目前在泰國的華文學校已來到150所之多,招生學生也大量增加,華文學校的地位也因此提昇,愈來愈多的學生也選擇華文學校來就讀,由於泰國限制華語歷史背景下,造成目前泰國在華文教推展上的一個大問題,便是教師專業水準的不齊全,泰國師資大量流失,華文老師數量不足,因此華文學校的老師大多由會說華文來教授,本身上並沒有任何專業訓練,例加教育學或心理學,在教學的質量無法保證,就目前泰國華文教師組成複雜,所以老師多是來自不同領域,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由於他們不是專職老師,也難以專心於教育事業,更無法保持教學品質的一致性,這都是在華文學校大量興起下所產生的問題,也是我們要重視的問題。

 

徐振峰:鄭志明<泰國華人社會與宗教>

 

重點摘要: 

 

泰國的華人社會大多為潮州移民,少部分是福建、廣東、海南等地的移民,方言以潮州語為主,風俗習慣也大多傳承了潮州原鄉的文化形態,與東南亞其他各國的華人社會是有著相當明顯的區別,尤其在民間信仰的傳承上獨具一格。

 

泰國華人社會的互助社團 

 

華人來泰約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紀素可泰王朝蘭甘杏大帝時代,十八世紀以來華人移民日益增加,當官與經商致富者不少,這些早期移民的後代子孫大多已被泰人同化。

 

「地緣性社團」: 

會館是大區域的祖籍認同,同鄉會則是小區域的鄉籍認同。各同鄉會多設置學校及山莊。會館與同鄉會主要成立的目的,在於聯絡同鄉的情誼,互相扶助,協助鄉親 婚嫁喜慶與弔喪等事項,進而興辦學校、山莊、醫院等慈善公益事業,倡導康樂文娛等活動。

 

在華文教育的推動上,同鄉會奠立了泰國華人的族群意識, 30 年代三百三十多所華文學校,但是 50 年代以後泰國限制華語教學, 造成華校的萎縮,華校的華語課程限制每周五個小時,導致年輕一代大多不識中文,也不會講華語,甚至也不會講潮州語。近年來泰國政府取消了限制華文教育 的法規,華校的華文教學時數擴增,華文的補習學校、師範學校、華文書院、語言中心應運而生,有不少宗教團體義務性地開設華文課程。

 

重要會館

潮州人:幾乎潮州屬下各縣設有同鄉會。潮州會館,設有善智學校與彌博中學,各地會 館附設有山莊。

廣東人:廣肇會館1877 年最早成立,設有廣肇醫院、廣肇學校廣肇中學等。其次是中華會館,可追溯到 1907 年。

福建省福建會館成立於 1912 ,設有培元學校中心公學,以及宗祠與殯葬性質的福建山莊

江浙諸地1923 年成立江浙會館,設有安老院與江浙山莊。

客家人:十四世紀起即有客家人成群地轉往泰國,19 世紀中葉有不少豐順、梅州等地的客家移民到泰國拓荒,1950 年統計在泰國客家人約有三十萬人,1928年成立客屬總會,設有進德學校與亞洲客屬商學院,以及是隆、谷莊、崇正、贊化等山莊。

 

重要華校

華僑崇聖大學:1991 年鄭午樓邀請泰華各社團首長舉行座談會,共商創辦第一所華文最高學府,泰國大學部的批准,1994揭幕典禮,恭請泰皇主持儀式,僧王暨列位高僧主持頌吉祥經。

民校:目前泰國華人所主辦的高初小學,皆稱為「民校,其經費政府皆有補足, 一般設有教育慈善基金會,可依教育部條例,申請較多之教育福利金與學生學費 補助費。學生學費之收入僅達四分之一,不足部分由校友會爭取各界的贊助。

這些華校初期與台灣關係較為密切,近年來大多與大陸、台灣等保持雙邊的互動關係,在教學上重視繁體字與簡體字的對照

 

泰國中華會館:親台社團1992 年泰國政府 開放僑校時,即著手申請創立「中華語文中心」其師資大多在台灣受過高等教育且有在學校任教的經驗,採用注音符號教學以及自然學習與溝通式教學法,也使用語言學習機與電腦補助教學。

 

「血緣性」社團: 

 

由於泰國地域廣大,華人散居各地,家族的宗親聯繫較為不益,各地逐漸發 展成以同姓作為組合的宗親會,這種宗親會跨越了原來祖籍的分類意識,在同姓 的認同下,推動互助互惠的福利事業,進一步聯合各地的同姓宗親會,發展成全國同姓的宗親總會。

泰國各姓宗親會聯誼會」:1972 年成立,簡稱「宗聯,目前已有六十多個姓氏宗親總會的參加,可以說是泰國最大的華人聯合社團,每二個月舉行各姓宗親會首長聯誼餐會,每次由七姓作東,旨在互通聲氣與觀摩砥礪。例如楊氏宗親總會, 丘氏宗親總會。

六桂堂宗親總會比較特殊,是洪、江、翁、方、龔、汪等六姓的組合。

 

「商業性」社團 

是指各種與職業有關的結社團體,包含同業與公會等。

泰國中華總商會:最具歷史與權威的華人商團,前身為成立於 1910 年的暹羅中華商務總會,是最有地位與力量的華人社團,其成員都是傑出的商場領袖,對泰國華人社會居於領導地位,創辦了中華中學,1995 年在曼谷市中心沙吞路興建完成三十六層現代化大廈與總商會大廳光華廳

泰國進出口商會:其前身為 1855 年創立的「汕頭郊公會,後改名為「香叻汕公會,1991 年才定名為現在的名稱,其商務的出口量對泰國貢獻極大。成立的主要目的在於聯絡同業建立友誼,具有龐大的財力,是各界慈善機構爭取的贊助金主。

 

其他各種華人的同業公會不計其數,如華瀛商會、華僑派報業公會、 華僑建築公會、聯華藥業公會,客屬商會、海南商會等。

 

「文化性」社團 

是指各種因相同的志業或興趣的聯誼性團體,其種類相當多樣,文藝性質的團體,如泰華作家協會、泰華詩學社、泰華文學研究會、泰中 學會、泰華內地紀者報業協會、泰華報人公益基金會等。有教育性質的團體,華文教師公會、留華同學會黃埔校友會、暨南大學校友會、北京大學校友聯誼會、 中華中學校友會等。有同好性質的團體,如象棋總會、孔堤聯樂軒國樂社等, 體育性質的團體,如武術太極拳健身總會。

以聯誼性質為主,目的在於推動與宏揚華人的生活文化與學術交流,對逐漸泰化的第二代華人來說,這些團體在聯誼活動中對中國文化的提倡起了帶頭作用。

 

「宗教性」社團 

是指華人各種寺廟與宗教的社團組織,早期興建的寺廟大多附設在鄉團組織下。寺廟大多是群眾聚資建設,可以作為華人社區形成與發展的主要標誌,也由當地華人結合成管理的社團組織。

有的寺廟組織相當完備,也是一種大型的華人社團,經由共同的宗教信仰整合地方上的仕紳與群眾,在充沛的經濟資源下轉型為濟貧救災的慈善機構,最著名的是曼谷的大峰祖師廟的華僑報德善堂。

 

「慈善性」社團 

華人社團原本或多或少會設置濟世救人的公益部門或慈善部門,也有的發展成專業的社會慈善機構。

有的是互助性質的團體,如華僑互助社、義德互助社。有的是義診性質的團體,如中華贈醫所、中醫慈善贈醫處。 有的是福利性質的團體,如華僑婦女養老院、北欖養老院,還有不少綜合性稱為「善堂」的團體,這種善堂大多是宗教團體所設,有的規模相當龐大,常配合泰國政府因應各種災難, 動員華人社團,組織聯合救災機構。

 

報德善堂:

  • 是泰國華人最大的慈善團體,原本是潮陽同鄉崇拜大峰祖師的神明會,基於祖師崇拜,開辦救濟事業,初期主要的福利工作是殮屍贈葬,設有殮葬股,專門收殮路屍加以安葬,使孤魂野鬼入土為安,此項工作一直延續至今,成為泰國處理意外事件與罹難屍體的慈善機構。
  • 二次大戰期間成立華僑救護隊,1938 年設置華僑助產護理院,為婦女提供分娩服務,1940 改名 華僑醫院,1966 計劃擴建為綜合醫院,提供各科醫療服務,1979 年二十二層 的醫療大廈正式落成,由泰皇與朱拉蓬公主主持開幕典禮,是曼谷具現代化的大型醫院。
  • 報德善堂於 1981 年成立華僑學院,開設護理學系,1990 年成立社會福利學系,並計劃擴辦為綜合性華僑大學,1992 年舉行奠堂典禮,改名為華僑崇聖大學
  • 1995 年春報德善堂與泰國教育部師範廳會談, 擬聯合創辦一所華文師範學院,同年 10 5 日在教育部共同簽署合約儀式,96 年元月 20 日舉行泰國華文師範學院開學典禮,設立華文師資培訓班、兩年制華 文師資准學士班、兩年制華文工商管理學准學士班。過去大多數華文教師未獲得 教育部頒發的正式教師執教證件,只憑臨時執教證工作,此學院成立後,華文教 師經過一定時間進修,通過教育部考試可以取得正式師資文憑,使華文教師獲得合法地位。

 

 

 

三、泰國華人社會的民間信仰

 

本頭公廟

大約有華人聚集的地區就設有本頭公廟, 是泰國最為常見的華人信仰。一般學者認為潮州人將「本土公」讀成「本頭公,本頭公即是本土公,也就是俗稱的土地公。也有學者從潮州的信仰習俗分析,認為潮州人的土地公廟稱為福德祠,神明稱為福德正神,俗稱為土地公,未有本土公的稱呼,本頭公應指「本地的地頭公,地頭公」則是潮州地區對「三山國王 的通俗稱呼,「三山國王廟」也被稱為「地頭宮」,原本是三座山的土地神,即山神,其神性不同於土地公,有著掌管人們生死大權的職責,家中有多少人口要到 地頭廟上燈報告,也在家中掛上相應數目的燈籠,當家中有喪事時,家人要到廟裏報地頭,即向神明報告死亡。

作者認為後者的說法比較接近於事實,本頭公非土地公,應是從三山國王的地頭公演 化而來,不是單純的土地神祇本頭公是項總稱,實際上包含了三種形態,即本頭公、本頭媽、本頭公媽等。

泰國的本頭公與本頭媽混合了華人好幾種不同的崇拜系統,其來源相當的複雜,其神話傳說也各自不同。因傳說不同,在造型上各自不同,也有以當地泰人土著的形像來造神,以華人造像者為多

 

 

本文作者根據泰國華人信仰的發展歷程,另將其他華人信仰作以下的分類:

第一類、華人社會大傳統下的顯神:是指民間普遍崇祀且被官方認同的神明,這一類的神明跨越了族群的分類意識,是華人能共同接受的信仰大神,這些 大神有的來自佛教,釋迦牟尼佛、彌勒佛、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

 

第二類、從大傳統演變而成的特殊海外華人信仰神明:有些在大陸原鄉不是顯赫的神明,在泰國與東南亞地區反而大為流行,最著名的是九皇與八仙。九皇崇拜源自於古代的北斗星宿崇拜,發展出道教斗姆生九皇的信仰。雖然八仙故事在傳統社會相當流行,但是有呂洞賓的孚佑帝君廟,少奉祀八仙的廟。

 

第三類、從原鄉傳入的鄉土性神明:相對於大傳統的顯赫神明外,華人社會也保有著不少來自於原鄉的地方性質的神明,大多只流傳在同鄉間的共祀上,信仰的規模比較小,影響力也有限。由於泰國潮州人為數眾多,其鄉土性的神明香火鼎盛,主要有二,宋大峰祖師(報德堂祭祀對象)何野雲祖師,都是地方性修成正果的鄉土人物崇拜。

 

第四、通俗神話渲染下的靈力型神明:如《西遊記》的孫悟空,在大陸或台灣少有專祀的廟宇,在東南亞卻經由分靈崇祀不斷地擴散發展,在泰國有不少齊天大聖廟。這些廟大多有乩童等巫術活動,為新建的神壇,其神格不太統一。

 

四、泰國華人社會的宗教團體

真正推動泰國華人新的宗教運動,是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傳入的扶鸞形態的靈媒。

華人各宗教在強烈代天宣化的宗教使命下,發展出一些自成系統的宗教團體,比較大的有三大支,即「泰國佛教眾明慈善聯誼會」、「泰國蓬萊聯閣總會」與「泰國德教慈善總會」

 

泰國德教會是最大的鸞堂系統,目前結盟的有七十多座閣,還在發展中。其主神為柳春芳、楊筠松、張玄同、吳夢吾、何野雲、宋大峰、呂純陽、張三丰等師尊,其他供奉的神明有玉皇大天尊、 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佛、彌勒佛祖、地藏王菩薩、張道陵祖師等。

 

龍蓮寺:泰國華宗大乘佛教中心,雖然收了不少小沙彌,但長大後還俗者亦多。隸屬泰國宗教事務廳管轄,其盛大節日,泰皇要親臨或派代表主持上香禮儀。目前該寺的住持是第九代的仁晁法師,是泰皇御賜的華宗副大僧長,創立龍蓮中學,設立教育基金,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業,帶動佛教中興的景象。近來在泰北清萊府籌建新道場,有萬佛慈恩寺、四眾修行所、佛教學院、民眾學校、高齡學佛院、佛教墓塔山莊等,將是泰國最大的佛教勝地。

 

一貫道:是泰國華人社會活動力最強的宗教組織,來自台灣。一貫道源自於中國大陸,二次世界大戰後往台灣與海外發展,1949 年已有西南地區的一貫道進入清邁,發展出一些據點。1987 年合法化後成立了一貫道總會,聯結師母派的成員,是一貫道大型的聯誼性組織。

 


郭之恬:泰國華人與中文世界的聯繫(以90年代初的武俠影劇為例)

 

泰國和台灣在華語教學上的發展可說頗有淵源;華研所迄今唯一的境外專班開在泰國,而創所所長鄧守信老師日前也被邀到泰北的中文學校當顧問,一住就是好幾年

 

若說泰國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那泰國對華語學習的開放和寬厚,恐怕也是東南亞幾個國家所無人能及

 

針對一名如今在國語中心學中文的泰國華人,年紀20多歲,剛剛申請上台大歷史所就讀,她眼中的中文世界是怎麼樣呢?

 

「由於泰文和中文很多地方很相似,所以我們學起中文其實不太難,比方泰文也有聲調,不過是五聲,泰文的語法和中文也很相似,比方V.V.去」

 

「還有小時候,家裏也有鼎,我知道現代人煮飯用瓦斯爐,但是我爺爺家到現在,都還把瓦斯爐放在鼎上,這對我說是很特別的兒時回憶」

 

學生由於考量日後需要大量的閱讀古文文獻,因此,現在正積極地修初級文言文課程,而她自言從小對中國和東南亞相關歷史就很有興趣,延伸所及,與歷史相關的古裝劇,武俠劇原來不只在中港台地區風靡一時,泰國也早已拜倒在楚留香的旋風下

 

學生表示,金庸和古龍的作品在泰國大為流行,而且都翻譯成泰文播映,因此,泰國人對中國武俠片和古裝劇其實一點也不陌生,除了包青天之外,楚留香,小李飛刀在當時是最受歡迎的連續劇,更別說金庸相關的武俠片;之前讀到和泰國華教有關的文獻大多以佛教治國,是唯一沒被殖民的東南亞國家以及朱拉隆功改革等等的嚴肅課題,鮮少讀到有較輕鬆的泰國民間歷史回顧。該名泰籍學生對於中國古裝劇的喜愛和中文學習的熱情,展現了泰國華人與中文世界聯繫的另一面。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在上課後提出你的心得及想法,研究規劃,
如果有相關資料分享,請提原件或連結。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