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11

This version was saved 11 years, 11 months ago View current version     Page history
Saved by 徐振峰
on May 2, 2012 at 8:52:56 am
 

11.(5/2) 馬來西亞

 

 


 

本週版主:張君川


由負責報告組別全體擔任版主,並選出一人做為
輪值主席

 

書目整理:


請整理相關議題的各種書目,包括課堂講
義及同學提供的材料,及自行找尋的參考資料

 

上課筆記: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由負責報告組別整理上課筆記,大家補充。

 

課前準備 Before class


在上課前撰寫課堂講義之摘要及心得,
負責報告組別要準備回答問題。

 

 

李易修:Shinji Sato,〈Some Consequences of Commodifying the Standard Language in Japan〉

 

        語言的標準化是不斷受到多元化的社會、政治、經濟等需求而變動的。標準化的「標準」選擇上非常困難,此外標準化還牽涉到教育的問題,簡單來說標準化的核心問題是「到底何者為重?」。本文將回顧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標準化日語的爭議,以及觀察語言學與日本托兒所課室的語言考試習慣之間的關係。

 

     日本德川時代(1603-1867)語言的情況很複雜。德川時代中期以前,京都方言是日本的通用語,而大約到了18世紀中期,東京方言在通用語上成了京都方言有力的競爭者,1868年明治維新後情況迅速改變了,1880年代中期的政治家跟知識分子們,為了建立一個統一的現代國家,聲稱日本需要一個包括說跟寫的標準化日語。1902年時成立的「國家語言研究會」(The National Language Research Council)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從眾多方言中選定其一作為標準語言,不過在這之前東京方言已經擁有穩定的支持,例如日本教育部在1901年時便已經規定學校必須教東京中上階層居民所使用的日語,教科書也是相同的情形,到了1916年標準化被正式確立。日本教育部透過課本和學校將標準化日語傳佈到全日本,孩子被禁止說方言,只要在上學時方言就會遭受到懲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家基本教育法」與「學習課程」(The Course of Study)被頒布,明確的標準化規範教師的教學,之後「學習課程」總共又修改了7次,最近一次是1998年,提出國家語言的目標:(1)能教導孩子能相當地自我表達與正確地了解其他人的表達;(2)有易與他人對談的能力;(3)能促進思考、想像以及語言的體認;(4)在對語言的興趣與回應上能有自然的態度。

 

     日本的方言教育政策一直有所變化,在1947年時學習課程聲明:「儘量避免使用方言」,這種明顯的反方言政策,例如強調使用標準化日語才是有禮貌的(即日語的敬語),使方言在1960年代晚期時漸漸地消失了,一直到1968年這個方針才更動,開始強調要根據環境和情況,平衡方言與通用語的學習與使用。

 

        作者要在下文中驗證「標準化日語是被教師在課堂中呈現、收到、分享與控制的」。研究案例是在北海道的一個小城市中名為「曙」的托兒所,作者觀察一個56歲的24人班級的課室。該托兒所自1982年起,為因應家長對於孩子學習日文手寫體與數字的要求,開始教受相關內容,力求創造一個自然環境使孩子對此產生興趣。

 

     在托兒所中老師透過稱讚作對的行為、好的習慣的孩子為「寶寶」,反之則不給予此稱呼,孩子的發音不正確時會被糾爭,並且不稱其為「寶寶」,如此孩子形成同才壓力,做不到正確發音的人便會被同才投注異樣眼光。老師在讀某由發音是大阪、京都、神戶地區(日本社會常稱其為關西地區)的方言所寫成的小說時,當讀到與非標準日語相同講法的部分時,會特別告訴孩子不可這樣去發音,並且特別要求來自大阪的孩子不可念錯,甚至嘲笑用方言的孩子。透過標籤化方言,建立起「正確與否」的等級制度來貶低方言,老師漸漸灌輸孩子一種單一的文化價值,排斥多元價值觀。

 

     作者一再強調學校教育在建構標準日語中的重要性角色,而語言教育者確實是徹底的執行了語言政策,但這並不表示語言教學者必須去反抗標準化的語言,反而是透過標準化的語言去認識多元化的社群,以改善目前的問題。

 

     就語言政策來說,一個標準化的語言是能團結國家的工具,但就教育者來說,必須要注意到標準化語言所帶來的社會不公,因此不論教師或學生都是要使語言觀念改變的一份子。

 

 


徐明敏,陳美鳳:當代馬來西亞獨中生中華文化傳承

 

英國殖民者走了之後,馬來西亞菁英基於國族主義,急於擺脫殖民色彩而想塑造出「馬來人的馬來西亞」,將大多數人使用的馬來語訂為唯一官方語,並積極以各種教育制度鼓勵學習馬來文。透過如此的語言課程和升學考試安排,漸漸形成以馬來語為主的階級文化。

 

而獨中排斥以馬來語為教學語言。獨立中學是民辦的學校,當初拒絕改成國民中學,因此並無政府資助,華文在當地也非官方語,獨中須在經濟上自力更生。走獨中系統的學生畢業後,由於考試成績不受馬來西亞政府承認,須到其他國家繼續升學。

 

獨中辦學的目的相當明確:傳承中華文化和延續母語教育,期許學生「做個有「根」的華人」,強調培育具有民族文化的華裔子弟,以維持華族文化邊界和避免被同化。在這樣的辦學理念下,政府當然對獨中有相當戒心。這些學校從國家獨立開始幾乎都受到教育政策的忽略以及歧視。當時的政府想要廢除華文教育並讓所有馬來西亞人接受馬來語和英語教育,華人在這事件上的抵抗而得以維持此一獨立中學系統。

 

作者想要探討的是,進入獨中,是真的為了文化傳承嗎?家長和學生有沒有可能是居於獨中數理的優越性,或是因從華小升國民型中學因擔心語言的轉換無法適應而做出的選擇?其背後是否有其他非文化因素或說功利性的考量,如升學機會的理性計算的考量?

 

無論現在的獨中與當初設立的目的是否相同,我想都無法否認也許它也像其他各地的華校一樣,以雙語(或多語)教學及多樣文化背景帶給學生較優越的學習資源,總歸是一件好事。

 

另外,在華文獨中的「六項總辦學方針」裡,我看到兩點較有趣的主張:

1.堅決保持華文獨立中學一路來數理科目之優越性。

2.華文獨立中學不能以政府考試為主要辦學目標,若某部份學生主動要求參加,可以補習方式進行輔導。

 

第二點讓我覺得,獨中對馬來西亞政府的態度頗強硬的,似乎與其他東南亞華校和政府的關係不大相同。

 

梁月美:楊宜音,〈文化認同的獨立性和動力性:以馬來西亞華人文化認同的演變與創新為例〉

 

    馬來西亞華人身於多元種族文化背景之中,文化信奉差異構成不同的認同, 例如伊斯蘭教的馬來族、印度教的印度族、華人的儒釋道三教以及其他少數民族各有自己的認同,馬來西亞華人的祖籍地認同、國家認同、民族認同與文化認同的選擇也都有不同,一般東南亞華人對自己文化屬性的選擇的高度自覺,保持了與中華的血脈聯繫,又融入於居地國家的社會文化之中。

 

    這篇文章從實地調查華人的文化認同原自以下線索:

  1. 由祖籍地認同、親屬認同演變為對整個馬來西亞華族、華人群體社會、經濟、政治組織的認同。
  2. 由於祖籍地認同、親屬認同、方言認同發展演變成為華語語言認同,表現為華校、華人報社的建立和發展。
  3. 由宗教信仰、習俗信仰認同演變成為對文化價值的認同。

 

     以這篇文章為例子,從文化認同來看住在馬來西亞的華人,就是「我是華人,我是馬來西亞華人」,馬來西亞華人與其他華人地區一樣,在對自己文化屬性不斷的分離和重構,構成獨特的文化認同,當華人進行選擇文化認同時,華人身於不同的國家將做出怎樣的決定? 我們可以進行深入的探討。 

 

 

張君川:明永昌,〈從馬來西亞華人紀念鄭和看馬來西亞的宗教、族群和政治問題〉

 

    本文從馬來西亞的鄭和紀念活動考察宗教與種族的歷史淵源和問題,以及政治的考量。

 

    2005年是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馬來西亞為配合2004年馬中建交30周年,提早一年舉辦相關紀念活動。其中有兩處風波不斷。

 

    馬來西亞華人為紀念鄭和而命名的三寶山與寶山亭,於1949年在馬華領袖的爭取之下限定其用途為華人義山。1983年馬來西亞政府計畫將之開發為商業區,華人展開捍衛三寶山主權運動,使政府最後決定列為歷史文化區。2006年列為國家文化遺產。而寶山亭又有人稱之為三寶廟,供奉鄭和像,但因鄭和的宗教問題有所爭議,立像之舉也引發爭議與關注。此外,馬六甲文化博物館在開幕之前已被指控是「騙人的文化館」,責之為沙文主義的中國中心,但疑為挑撥族群的反華與反新加坡情緒,但總之還是順利開幕。該館訪馬六甲蘇丹皇宮,其中蘇丹接見明使的場景中,蘇丹塑像前的明使塑像不符史實地向藩屬國君下跪,引起華人不滿,後明使塑像已被移走。

 

    究其問題根源,1400年左右,拜里米述拉在滿剌加(今馬六甲)定居,受暹羅欺壓,於是向中國尋求庇護,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時為他舉行封王儀式,並在此駐軍。1411年他親率使團隨政和回中國拜見明成祖,返國後改宗回教,滿剌加王國變成穆斯林王國,周圍地區也加速伊斯蘭化。因此,論者以為東南亞的伊斯蘭化,鄭和實扮演重要腳色。然歐洲殖民者殖民東南亞之後,馬六甲地區逐漸分化為穆斯林的馬來人與非穆斯林的華人兩個族群,這也成了日後民族主義勃興,馬來人與華人之間衝突的根源之一。

 

    另一方面,從政治的角度來看,鄭和的和平形象成為中國向世界推銷和平崛起的歷史證據。然而馬來西亞政府並未接受這套論述。1949年以來中國與東盟五國並無外交關係,1974年馬來西亞率先與中國建交,但仍無緊密交流,甚至視之為威脅。80年代隨著區域經濟開放與自由化問題,使得馬美關係緊張,在這過程中,馬來西亞積極與第三世界國家來往;冷戰局勢終結後,開始與中國往來,執政者馬哈迪就一駁以往的中國威脅論,同意鄭和的和平象徵之論述。2003年馬哈迪退休,繼任者阿都拉巴達維的外交政策轉為中美並重。

 

    因此,作者指出馬華在紀念鄭和下西洋的同時面臨著國家、民族、以及中國問題等各種矛盾。紀念活動過去,未來還有更多問題應深思探討如何解決。

 

徐振峰:鍾天翔,<南洋的另一類漢語~峇峇話>

http://www.im.tv/blog/1843385/20800

一  什麼是峇峇?

峇峇baba,這裡的字念 ba陽平)。  一般解釋是,峇峇泛指東南亞一帶的土生華人peranakan)或僑生,包括稱為峇峇(baba)的男性和稱為娘惹(nyonya)的女性。他們的最大特徵是講峇峇話,一種綜合閩南方言與馬來語的混雜式語言,但在文化習俗和宗教信仰方面卻十分中國化。峇峇最初屬於混血華人,是早期中國男性到東南亞落足並與當地土著女性,主要是馬來族婦女通婚後所生的後代。這裡的馬來族是廣義馬來人,包括東南亞所有講南島語系馬來語言的民族,如馬來人、爪哇人、巽他人、馬都拉人、峇釐人。
有學者把峇峇限定成海峽華人Straits Chinese,專指那些在新加坡、馬六甲及檳城(統稱海峽殖民地)出生的華人,即父系是華人血統,母系是土著血統。

在英國統治馬來亞期間,所有文獻都把峇峇土生華人海峽華人等同,視之為海峽殖民地出生的華裔英國子民 海峽殖民地是政治性定義,存在於1826年至1957年,在馬來亞獨立後便告消失

另有廣泛定義是三代成峇,意指中國人在南洋活過三代、熟悉當地情況和環境,也能稱之為峇峇



二 什麼是峇峇話?

峇峇話是中國人與馬來人接觸的結果,是一種成功的混合語,曾經在19世紀中至20世紀中的一百年期間大放異彩,充分發揮語言作為人類交際工具的重要角色。

峇峇話可分兩大類,即峇峇馬來話峇峇福建話

峇峇馬來話主要是馬六甲峇峇的語言,後因許多人搬遷到新加坡而帶到獅城。在印尼的雅加達,峇峇馬來話也稱為華人馬來話,語言的混合情況十分類似,有學者還把目前的巴達維亞(雅加達)方言視作是華人馬來話的代表

峇峇福建話則集中在檳城,但也隨著檳城峇峇的移動而影響至馬來半島各地,甚至是越海到了蘇門答臘及新加坡。



三 什麼是峇峇馬來話

峇峇馬來話與馬來語有明顯的差別,其中有三點是最基本和最特出的。

一是詞彙,峇峇馬來話混雜許多漢語詞彙,這些漢語詞彙經有一部分被馬來人吸收,但也有一部分是馬來人所不懂的。

二是語音,峇峇對許多馬來詞彙的發音跟一般馬來人不同。

三是語法,峇峇馬來話的語法經常受到漢語影響,跟馬來語有異。
 

峇峇人在生活習慣和待人處事方面非常漢化,如果撇開言語上的差異,他們就像任何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和信仰的漢人一樣,堅持延續中國南方的傳統,像拜佛、遵儒、維護華人舊式大家庭、重視血源關係、強調華人傳統婚俗文化。所以,事關此類詞語,峇峇話大都保留著漢語方言(福建話)。比如對於親屬的稱呼,峇峇話向來是根據華人習慣 

 

峇峇的祖籍主要是中國福建漳州及泉州大部分是在18世紀當英國人統治時期已經落地生根,跟另一批後來才開始大量南來當勞工的“新客”(指剛上岸的中國新移民)或是“豬仔”(遭人口販賤賣當奴隸的中國農民)大很不同。首先,新移民不熟悉殖民地的情況,也不懂得馬來語和英語;其次新移民大多是貧苦勞工,只能到礦山和農園當工人或是商店學徒。峇峇則因祖輩早已落戶定居,不少人還有資產,加上海峽殖民政府興辦英文學校,年輕的峇峇大都在語言上比較親近,跟中國的認同便疏於往來,逐漸受到英政府信賴,也致使峇峇社群普遍上享有特別民族身分。那時候英國政府承認峇峇殷商與領袖為殖民地所有華人的代表,委任一些峇峇商人為立法議員。不過,殖民地政府也特意籠絡峇峇,以推行其華人社會中所佈置的間接統治和以華治華的政策

 

峇峇文的語法結構大體上是以馬來語法為根據,但也有漢語語法成分。根據資料,峇峇翻譯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的書目達70項,幾乎包括所有在中國社會家喻戶曉的作品。峇峇的另一特色是擅長編寫班頓(馬來民謠),許多年紀較長的峇峇知識分子至今還會在他們的歡慶會上誦朗幾句,猷如漢語的押韻詩歌,極富節奏感。

四 峇峇馬來話為何死亡?
峇峇社群在50年前漸失光輝之後,峇峇話也開始走向死亡。由顛峰期轉向衰敗期,關鍵因素20世紀3040年代的兩場世界大戰,戰火不但嚴重影響到新馬印三地的經濟,導致叱喳風雲的峇峇富豪大受影響,更主要的是戰火激發了民族主義精神,各國紛紛要求擺脫歐洲帝國主義統治。

 

人民當權後,印尼積極推動印尼文(汎稱馬來文)教育,當地所謂的華人馬來語(即峇峇馬來話)便溶進了以馬來語為基礎的印尼語;而當地華裔積極推動中文教育,4050年代一度成為東南亞華文重鎮。然而,60年代中期,印尼政府全面禁止學習中文,導致今天40歲以下的印尼華人基本上只會說印尼語,多數不懂中文。

 

馬來西亞也推動馬來文正規教育,當地華人不滿政府實施種族保護主義政策而激發民族主義情緒,華人大都學習中文,許多峇峇因此向華人社會看齊,把孩子送進華文學校,逐漸華人化

 

新加坡朝向雙語發展,要求每個人必須掌握英文和母語,而峇峇的母語當然是中文。來自峇峇家庭的李光耀執政期間多次提倡華語運動,爭取當地華人的政治選票。

 

年青一代峇峇受到學校教育的影響,在馬印兩地都得學習“標準的”馬來語,在新加坡就得學習英語。在新馬印三地一向被視為華人的峇峇,突然間發現向來維繫他們“特殊身分”的峇峇馬來話已經沒有了市場,官方更是認定他們唯一的母語就是華語。



五  什麼是峇峇福建話

許多研究峇峇話的學者經常偏重在馬六甲和新加坡的峇峇話,忽略檳城的峇峇福建話。除了檳城峇峇,一般在檳城的福建人還能聽懂。實際上,在今天人口七成是華人的檳城,峇峇福建話跟檳城福建話幾乎混為一體,唯一差別是彼此混雜馬來語的程度有多少

峇峇福建話只適合作為口語,不適合作為拼音書面語,因為沒有統一的峇峇福建話文字。

 

峇峇馬來話和峇峇福建話的差異:
1峇峇馬來話 = 混雜馬來語 + 閩語 + 部分英語
2峇峇福建話 = 檳城福建話 + 英語 + 部分峇峇馬來話

檳城的峇峇福建話特色可能跟開埠情況有關。檳城1786年由英國人萊特開埠,比馬六甲遲了超過三個世紀。據史實,檳城在開發期間吸引大批中國人前來,主要是18世紀後半葉有大量通過漳州港口湧向南洋的閩南人到檳城參與拓荒工作,另外也有許多由馬來半島內陸地區包括吉打遷移而來。由於不像馬六甲海峽那樣流行了數個世紀的馬來語,馬來半島北部的華人基本上保全了比較純淨的福建鄉音。吉打受過暹羅(泰國)長期統治,當地一些詞彙自然也受到暹語影響,比如貨幣單位說成“baht”(泰銖),今天在檳城福建話也流行這個說法:多少錢說成“kui baht”,馬來半島其他地區的福建話是說“kui lui”(鐳,舊時的銅錢,也是馬來語duit的音譯)。不過,在書面語方面,馬來西亞華人都會寫成零吉ringgit,馬來西亞的貨幣單位)。

 

辜鴻銘是檳城出生的峇峇,學貫中西,在清朝時代到中國任事李鴻章、張之洞等,發表大量翻譯作品,一生積極推動儒家思想。

檳城峇峇曾錦文則在文壇上大放異彩,他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把許多中國作品翻譯成峇峇文,譯作十八部,包括中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和《水滸傳》(譯作分別稱為《三國》“Sam Kok”和《宋江》“Song Kang”)。 曾錦文後來移民到新加坡。



六 結論

中國人最早在馬六甲海峽一帶繁衍子孫,跟馬來人共同生活,以共同語言溝通,可以追溯到10世紀或更早的時代。15世紀鄭和下西洋,他的隨從已通曉當時在馬六甲海峽通行的馬來語 


峇峇話作為南洋華裔後代的語言,它顯然不能列為馬來話,因為兩者之間有三點最基本差別:一詞彙,峇峇馬來話混雜許多漢語詞彙;二語音,峇峇對許多馬來詞彙的發音跟一般馬來人不同;三語法,峇峇馬來話的語法經常受到漢語影響,跟馬來語有異。更特出的是,凡涉及人倫、道德、精神方面的峇峇話詞彙都是漢語。這個獨特的語言在二戰結束後受到國家主義興起的衝擊,逐漸消失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峇峇在政府政策影響下,向華人社會靠攏,學習中文。

檳城峇峇福建話,並沒有因為峇峇馬來話的逐漸消失而凋零,相反的成為檳城福建話的特色,而以另一種變體語言繼續流傳。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在上課後提出你的心得及想法,研究規劃,
如果有相關資料分享,請提原件或連結。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