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01

This version was saved 12 years ago View current version     Page history
Saved by 李易修
on March 21, 2012 at 11:25:09 am
 

 


 

1.(2/22) 總論-語言與政策

開課準備週, 請大家以後有時間補充.

 

上課筆記:

 

易修筆記:

一、                在社會語言學領域目前有專章在探討華語文政策,這是一個並非傳統華語教學(規範語言學)所會去探討的課題。在社會語言學之下語言並非制式化,而是隨著社會的型態而有所改變。

二、                泰國是東南亞裡面第一個可以將華語文作為外語教學的國家。

三、                評量方式:每周讀書札記、共同筆記。期末報告。

四、                新加坡的南洋大學是東南亞第一個華語為主的大學,是因1949年中國淪陷,華語文師資培育恐出現斷層,當地華僑因而發起籌組,最後因李光耀政策之故而被關閉。

五、                台灣語言學家主要是做規範語言學,而做社會語言學的較少。

六、                語言學習的因素:政策上(長時間的語言學習影響來看最重要)、經濟上(必須在政策許可上才能做到)

七、                目前華語熱有相對較好的語言政策作為基礎,東南亞以泰國為領先者、印尼則也有轉變。

八、                高低語:同時有兩種語言(雙語),在相同的地區不同的場合使用兩種不同的語言做表達。

九、                語言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一種政策是地位上的宣示,例如將某語言制定為官方語言;第二種是實際上的語言政策,例如將語言教學深化進入各級學校課程之中。有沒有真正使用影響最大,若僅宣示性質事實上不使用於語言政策無補。專職性外語培育機構,美國有,台灣沒有。

十、                語言的排斥:作為官方語言較有互斥性、但作為外國語言學習則更多取決於經濟。

十一、        課程使用共同平台。第一個月須要先架構出小論文題目。

十二、        俄羅斯語言政策,開放5種語言自由於學校選修學習。俄羅斯人希望使用中文與中國人交談,但避免使用英文。

十三、        題目討論:

甲、從美洲中華中學校教學語言之改變看美國華人環境的變遷

乙、華語作為第二外語和商務使用之政策探討

丙、台灣書院

丁、歐盟的語言政策

戊、台灣的外語學習政策

 

 

文章摘要:


梁月美:楊聰榮,〈文化外交到經濟外交〉

 

Asean是東南亞國協的簡稱,由是十個正式的成員國;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越南、緬甸、、柬埔寨、菲律賓及遼國。從1949年台灣開始與東南亞有深厚的關係,直到最近二十年才出現失衡現象,台灣與東南亞關係受到大陸與東南亞關係的影響,慢慢跟台灣斷交,1974年是馬來西亞、接著1975菲律賓及泰國。1980台灣與經濟關係帶動其他關係,1990年其東南亞國家跟大陸有邦交,台灣也鼓勵商人向動南亞投資。台灣在2000失衡了外交關係,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台灣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主要強調仍然是經貿外交,台灣代表處主要的人物是以服務台商及服務僑民為主,而印尼1994年印尼採取投資自然化政策,台商大企業才開始對印尼有興趣,在泰國1946-1990華語被壓制,現在鼓勵很多人民學華語,而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人民的文化跟中國其實很類似,在進行文化交流或投資貿易上並沒有太大的障礙,預計在2015正式成立「東協共同體」one vision one identity one community中國已經跟東南亞國家簽訂合作計劃,還通過孔子學院宣傳中國文化台灣的目標不只是跟東協共同體經貿外交,更要做文化上的外交。

 

Asean (Association of South East Asian Nations)的網站:

1.http://203.172.142.8/e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4&Itemid=21

2.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9C%E5%8D%97%E4%BA%9A%E5%9B%BD%E5%AE%B6%E8%81%94%E7%9B%9F


徐明敏:Albert Bastardas i Boada,〈  World Language Policy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一種外語的使用與傳播主要是因為跨國經濟的發展,也就是全球化自由貿易、大型跨國企業,並且加上良好的通訊技術,使語言可以傳到世界各地,在全球化的新環境下,擁有多種語言能力實為一明顯優勢。

 

然而多種語言在同一社會中,難免產生摩擦。文中將語言環境比喻成一個生物環境,而這種環境也需要維持平衡與多樣化。但現今英語的強勢卻造成一些社會文化生態系統

 

一社會中的語言多樣性衍伸出diglossia的現象,發生的原因其一可能因政治和認知思維的不同,如在正式場合用A語、非正式場合用B語。第二個原因是由於其中一種語言在社會經濟或文化方面的優勢,造成使用偏頗。

 

作者舉出開發中國家語言危機的例子,顯示維護語言多樣性的重要。這些開發中國家的菁英,通常有機會接受歐洲教育,在他們學成歸國後,制定出的政策往往沒有考慮到自己國家的背景,因此不太成功;菁英們對外語的倚賴,也變相打壓了母語的空間;造成許多有能力的父母,放棄自己的語言改以官方語言和子女溝通,久而久之,自己的語言就消失了。

不穩;維持多樣化更是不容易。作者認為,在一社會中,很難在維護語言多樣性和自身歷史文化的尊嚴上取得平衡點;一個國家可以強制規定某一語言為官方語,但有時制定的目標不僅是訂定通用語言,還要消除其他語言系統,帶來其他社會問題。不同語言間的相容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